极限工况智能电动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82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电动汽车轨迹跟踪是无人驾驶车辆运动执行的关键一步,与智能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密切相关,对于提升无人车行驶性能,为乘客提供更好行驶体验等环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贡献。不过,轨迹跟踪相关技术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要达到满足人们对无人车综合性能的高要求,便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完善轨迹跟踪相关技术的水平。在过往的研究里,通常是面向常规工况,采用运动学模型或纯侧偏动力学模型设计轨迹跟踪算法,然而车辆在现实世界行驶,难免会遇到高速、低附、紧急避障等极限工况,此时车辆和轮胎处于侧纵垂向的强耦合状态,提高智能车辆在极限工况下的轨迹跟踪控制性能,对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分布式电驱动汽车(In-wheel Motors Electric Vehicle)即IEV汽车,由于拥有更多的控制自由度,为极限工况下的车辆控制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因此本文选用IEV汽车作为平台展开研究。极限工况下轮胎的侧纵垂向耦合程度高,给车辆控制系统中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本文充分考虑了极限工况下车辆控制系统中轮胎的高度耦合特性,旨在设计一种可被用在极限工况下的轨迹跟踪控制器。本文针对极限工况下轨迹跟踪控制研究作如下安排:(1)四轮驱动电动车整车建模:基于CarSim与Simulink/Matlab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的整车联合仿真模型,并对CarSim中的驱动系统进行了改造,在Simulink中搭建了复合工况下的UniTire轮胎模型以及电机模型。最后将联合仿真模型与实车试验数据作了精度对比分析验证,证实了所建立的联合仿真模型与实车试验数据吻合度较高,可用作算法仿真试验所用。(2)车辆稳定性分析与失稳边界描述:本章基于非线性四轮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以及UniTire轮胎模型,对车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相平面β-r进行了研究,利用包络边界的设计方法并基于相平面鞍点对相平面图中稳定区域和非稳定区域的边界进行了设计,研究了纵向车速、路面附着系数和前轮转角对鞍点位置的影响,提出鞍点位置方程,从而设计了包络边界的方程,为极限工况下车辆轨迹跟踪提供稳定性边界约束。(3)极限工况下智能电动汽车轨迹跟踪控制:基于面向控制的UniTire耦合轮胎模型,设计了综合车辆“侧纵垂向”耦合特性的轨迹跟踪控制器。1)采用面向控制的UniTire耦合轮胎模型,用于更精准地描述极限工况下轮胎的耦合以及非线性特性,将轮胎的侧纵向耦合特性集中在有效侧偏刚度里,仅用与有效侧偏刚度相关的公式便能较为精确地描述轮胎耦合,从而大大简化了将耦合轮胎模型引入控制器的复杂度。2)以极限工况下的UniTire模型以及七自由度车辆模型为基础,建立车辆状态空间模型,用于提高车辆状态的预测精度,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器。3)为了提升轨迹跟踪控制器对不同行驶工况的适应能力,提出了基于轨迹跟踪性和稳定性的权重分配方案。倘若车辆处于稳定状态,则将首要控制目标侧重于轨迹跟踪性;倘若车辆处于临界失稳状态,则将首要控制目标侧重于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在极限工况下的轨迹跟踪控制能力。(4)轨迹跟踪控制器仿真验证:首先,在高低附着系数双移线工况下,采用不同车速,对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作了对比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器在高速行驶时,能够精确地跟踪上参考轨迹;其次,通过自适应权重分配与固定权重分配下控制效果的仿真对比,证实了比较于固定权重分配方案,自适应分配方案能够更加灵活的兼顾轨迹跟踪精度与稳定性;最后,通过有效/单一侧偏刚度下控制效果的仿真对比,证实了采用有效侧偏刚度控制方案相比于单一侧偏刚度控制方案能够更为准确地描述常规以及极限工况下的轮胎横纵向耦合特性,从而使控制器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环保性、低成本在工程材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尽管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环境影响和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力学性能却不尽人意,各项性能通常低于合成材料。因此,将天然纤维与矿物纤维(如玄武岩纤维)混杂,可以拓宽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工业应用。将此作为一种解决思路,本文研究制备了玄武岩纤维混杂汉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以获得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保持较低的成本
近一年的新冠全球大流行已经极大的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风貌。从病原发现,流行病学研究,病毒特性揭示,入侵机制阐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特性研究;到防控策略的制定,诊断试剂、治疗性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和疫苗的研发,都需要向科学要答案。结构生物学在新冠病毒与受体互作及入侵机制的阐明,药物、抗体、疫苗的研发设计及优化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也将继续助力通用疫苗的研发,中国疫苗的科技自强。报告将从新冠疫
会议
碳酸盐型盐湖在我国境内广泛分布,其中富含锂、钾、硼资源。传统提钾工艺后期往往要面对钾钠复盐难以分离的窘境;锂、硼资源提取工艺则存在造价高、耗时长、工艺流程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碱金属碳酸(氢)盐卤水体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高压CO2碳化为核心的工艺流程,使原碳酸盐体系向碳酸氢盐体系转变,再辅以蒸发、萃取、热分解等多级步骤,以实现碳酸盐体系中锂、钾、硼资源的高效分离,提高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针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耐高温、强度模量高、天然无污染的无机纤维,并且可再生利用,同时也是我国重点关注发展的四大纤维之一。以玄武岩纤维为原材料的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电子和土木工程等领域。相对于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更均匀,材料的整体性和可设计性更好,是一种在汽车应用领域具有很大潜力的高技术轻质结构材料。本文制备二维三轴玄武岩纤维编织复合材料试验样件,对其进行基础力学性能
3D打印钛(Ti)植入物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金属钽(Ta)具有优异的抗疲劳特性和化学稳定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它们都是生物惰性材料,在植入物和天然骨之间缺乏骨整合,迫切需要表面改性来改善种植体的表面形貌或化学成分以促进骨整合。本论文主要围绕选择性激光快速成型(SLM)医用钛合金Ti-6Al-4V(TC4)表面功能化展开研究,重点探索表面改性工艺对涂层生长特性、表
随着国内汽车运动的日益流行,以及大学生方程式的发展,赛车空气动力学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内的汽车品牌也开始推出运动型的性能车,企业对于空气动力学的研发不再停留在减阻上,而是通过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来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代表了赛车以及汽车技术的尖端科技,其中空气动力学的研发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赛车空气动力学主要通过产生足够的下压力,从而增加轮胎的附着力进而提高赛车弯道中的速度和直道末
针对降相关算法评价准则问题,研究分析了降相关算法常见的几种评价准则的理论推导,并利用目前常用的三种降相关算法对不同评价准则进行逆向验证分析。利用仿真和实测实验数据对现有的降相关算法评价准则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同时利用候选值个数作为参考项对三种降相关算法做对比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1)降相关系数和条件数评价方法可以准确的反映出GAUSS和Cholesky两种算法的降相关性能,但是这两种评价指标很难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保护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受到很大的气动阻力,而其中有一大部分的燃料就被用于克服气动阻力,因此设计理想的汽车气动造型会有助于汽车具有较低的气动阻力系数,从而提高其燃油经济性和利用率。传统的汽车外形气动优化是一个局部迭代累加的过程,依赖于工程师经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充满盲目性,导致寻优结果陷于局部最优解。为
目前全球环境现状日益恶劣,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日益严苛,汽车轻量化已成为目前汽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汽车材料中提升轻质合金用量,用轻质合金代替钢铁是目前减轻整车重量行之有效且立竿见影的手段之一。本课题研究材料选择由诺贝丽斯公司生产的AA6014铝合金,该类合金是目前中高端乘用车汽车外覆盖件使用的主流铝合金材料,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Al-Mg-Si合金置于室温下,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力学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内的人机交互方式发展多样化,如今的车载HMI系统承担着触控、语音、手势及眼动等各种交互任务。车载HMI系统界面是汽车主要的驾驶信息显示平台,与汽车驾驶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内饰豪华感、科技感息息相关。其中,色彩最具视觉冲击力,界面的色彩设计是设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对车载HMI界面色彩的感知评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运用眼动实验及个人色彩偏好分析筛选用户喜爱的车载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