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中的消极方面及对策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网络红人这一新兴的社会现象,并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网络红人是指在网络平台上获得受众关注、热议或者追捧的人。如今,网络红人的发展势如破竹,已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主力军,正处于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易受到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网络红人是新媒介传播中的弄潮儿,大学生易受吸引并易于接受,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等。一方面,由于大学生价值观具有矛盾性、多元性和可塑性特征,对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中的消极方面及对策研究,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网络红人在丰富道德榜样教育的多元性、推动审美标准的多元化、提供职业价值观的实践性方面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积极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着重分析了网络红人对大学生审美价值观、消费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如造成大学生“审丑”现象泛化、误导大学生消费观、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及导致大学生自我迷失等。
  针对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消极影响,在从网络推手、传播媒介、大学生自身和网络红人四个主体出发分析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中消极方面的对策。政府部门、媒介机构、高校以及网络红人自身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府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管;媒介机构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网络红人要加强个人自我修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和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广大群众的重要责任,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分不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的经济结构、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决胜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等艰巨而繁重的历史任务正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紧跟时代步伐,强调树立互联网思维和重视网络建设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曾8次谈及互联网,并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指示,广大网民要把握互联网规律,引导网络舆论,保障网络安全,驾驭信息发展,实现我国由网络大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网络强国的转型升级。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又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网络公民
学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