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程观——理解与体育课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gu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审视中国现行的历经几次改革的体育课程,仍存在着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教育要改革,观念需先行.而课程观是课程的灵魂,只有转变体育课程观,才能给体育课程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变革.目前国内外鲜有从理解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报道.该课题对中国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该课题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面访、座谈、问卷调查与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试图综合运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观点,在理论层面上阐述以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程观.我们把体育课程的概念界定为:以"人"的生成为终极目的、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直接目的的一系列体育的知识内容文件和活动以及由此而不断创生的意义结构.以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程观,不仅是一种观念上的转换,它必须体现在体育课程研究的各个层面:(一)体育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本",通过解读不仅在于了解其本身的意义,更加重要的是感悟其文化内涵;(二)运动技术同样具有课程知识的本质.体育课程应该考虑知识中的不确定性,鼓励个体化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把知识及其学习作为满足预定目标的尝试;(三)从"本体"意义上说体育课程教学即游戏,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合作游戏;(四)以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程评价生成评价标准,而不是机械地照搬预定的评价标准;以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程评价不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且强调对体育课程过程本身的评价,是真正意义上的过程性评价;(五)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应注重体育课程内容的异变性;注重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价值性;注重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生成性.
其他文献
农村留守妇女作为留守大军中的重要构成力量,她们的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状况正逐渐被学者们所重视。多重压力源诱发的高压力知觉作为身心健康的风险性因素制约着个体的生活满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当今高校体育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迫切的问题,高校体育教学应构建"健康第
目前,我国许多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内部局域网和内部电话网.两套系统的维护管理费用和通讯费用(尤其是长话费)已成为一项重要开支.而VolP(Voice Over IP)技术主要是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