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作稻鱼鸡共生系统水稻产量形成及其生态学效应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qian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部分从事稻鱼共生的农户受养殖效益驱动,出现重视养鱼轻视水稻种植的现象,开挖沟渠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20%以上,甚至更多,不仅破坏农田结构,而且造成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加上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频发,导致季节性的降雨量分配不均、短时暴雨和大暴雨事件逐年增多,有效灌溉用水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水稻产量增加仍依赖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但二者的利用率低,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为解决当前稻作生产所出现的问题,本研究在总结稻鱼共生和垄作栽培的研究基础上,创新提出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的种养结合模式,通过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地上部群体生长特性、根系生长特性、茎秆生长特性、剑叶生理特性、土壤理化特性、土壤酶活性、水体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以期阐明垄作稻鱼鸡共生系统水稻产量形成及其生态学效应的运作机制,并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相比,2年中垄作稻鱼鸡共生(RFC)和垄作稻鸡共生(RC)均能稳定水稻实际产量;垄作稻鱼共生(RF)实际产量呈显著降低,平均降幅达到29.98%;产量构成因素中,2年中RFC和RC处理水稻平均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RF处理水稻平均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为19.70%、4.84%、3.99%和5.74%。2年中RFC和RC较CK处理水稻分蘖的优势体现了降低水稻生长中后期分蘖的峰值,利于减少无效分蘖的产生;RF较CK处理水稻分蘖数呈显著降低。同时RFC、RC和CK处理之间茎、叶和穗的干物质平均积累量整体差异不显著,但较RF处理均呈显著增加,并且RFC、RC和CK较RF处理均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进而为稻穗积累更多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RFC和RC处理还能够增加水稻茎秆节间外径和壁厚,提高茎秆抗折力和抗弯截面模量,降低茎秆最大应力和倒伏指数,从而具有一定的壮秆效应和抗倒伏能力。(2)2年中RFC和RC较CK处理在分蘖期至成熟期的水稻根冠比、根体积、根数、最长根长及齐穗后的根系氧化活力和伤流液整体处于较高水平;RF较CK处理水稻根系形态各构成指标、根系氧化活力、根伤流液及其组分均降低,其中根系干物质、根系体积、根系氧化活力和根系伤流液减幅分别为40.72%、33.00%、15.63%和31.41%,以及2019年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减幅分别为18.47%、39.32%和32.50%。(3)2年中RFC和RC较CK处理于齐穗后的剑叶SPAD值、叶绿素a和b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齐穗后剑叶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98%和1.87%,蛋白质含量增幅分别为11.85%和8.89%,且剑叶POD、SOD和CAT的活性进一步升高,丙二醛含量降幅分别为5.30%和5.19%;同时叶绿素荧光中Fv/Fm得到提高,有利于减缓剑叶衰老,提高剑叶净光合速率,从而更利于齐穗后干物质量的积累。RF较CK处理水稻剑叶SPAD值、叶绿素a与b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并且丙二醛含量上升,SOD、POD和CAT活性处于较低水平,加快剑叶衰老速度,降低剑叶光合速率,造成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进一步减少。(4)2年中RFC和RC较CK处理降低水稻成熟期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利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进而对土壤紧实度、透气性和结构起到改善作用;而RF处理对土壤物理结构的改善效果低于RFC和RC处理。土壤化学性状主要表现在:2年中RFC和RC较CK处理于水稻成熟后土壤全N、全K、碱解N、速效P、速效K和有机质均呈升高趋势,而土壤p H降幅分别为3.93%和4.46%。2年中RF较CK处理于水稻成熟后土壤全N、全K、碱解N、速效P、速效K和有机质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幅低于RFC和RC处理,但p H却高于RFC和RC处理。与CK处理相比,2年中RFC和RC处理土壤酶活性在分蘖期至成熟期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土壤脲酶、磷酸酶、蛋白酶、脱氢酶和蔗糖酶增幅较为明显,脲酶平均增幅分别为38.67%和36.00%,磷酸酶为28.94%和29.92%,蛋白酶为26.70%和23.92%,脱氢酶为17.83%和16.98%,蔗糖酶为40.84%和39.30%,并且除分蘖期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余时期均达到显著性差异;RF处理土壤酶活性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整体增幅不显著。(5)2019年中RFC、RC、RF和CK处理田面水p H均值分别为7.48、7.45、7.57和7.68。田面水溶解氧以RC和CK处理保持在较高水平,均显著高于RFC处理的6.37mg/L和RF处理的6.07 mg/L。与CK处理相比,RFC、RC和RF处理田面水NH4+、NO3-、全N、溶解P和全P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NH4+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27.96%、29.03%和8.60%,全N平均增幅分别为25.44%、26.87%和11.21%,溶解P含量增幅分别为14.57%、12.85%和2.26%。(6)2年中RFC、RC和CK处理均对田间杂草密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与RF处理相比,RFC、RC和CK处理于成熟期对田间杂草平均防控效果分别为94.02%、92.37%和84.89%,并且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on指数和整体均呈降低趋势,Pielou均匀度指数呈增加趋势,表明RF处理能够改变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但对田间杂草的防控作用不明显。2年中RFC、RC和CK处理较RF处理对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纹枯病均有显著的控制效果,其中水稻稻纵卷叶螟降幅分别为4.97%、4.86%和4.37%,二化螟为2.80%、2.56%和3.61%,纹枯病为12.63%、12.26%和9.25%。2019年中RFC和RC较CK处理可提高0~2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及多样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土壤细菌群落的优势菌群,RFC和RC有较高的群落结构相似度,与RF和CK存在一定差异。(7)综上所述,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和鸡鱼混养作为稻田综合种养的新型模式,可实现“一水双用、一田多用、稻鱼鸡多收”,并且对稻作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模式通过鸡和鱼在田间活动及排泄粪便,具有显著的控草效应,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和肥力水平,并降低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从而有利于改善根系形态结构,稳定水稻分蘖,积累较多的干物质,增加抗倒性能,维持剑叶叶绿素、可溶性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在较高水平,提高剑叶光合能力,进而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垄作稻鱼共生受田间草害和虫害的双重影响,致使水稻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因此,实际生产应用中,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的推广价值要高于垄作稻鱼共生模式。
其他文献
苎麻(Boehmeria nivea L.)是我国重要的纤维作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中国的苎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苎麻被誉为“中国草”。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韧皮纤维作物,其宿根年限为10~30年,多至百年以上,因此,有效预估苎麻原麻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对于我国苎麻育种及品种改良、栽培管理及规模化生产,实现苎麻高产稳产目标和麻纺企业原料的稳定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指导意义。目前
天然产物是从动植物及微生物等体内分离出的一系列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往往含有出色的生物活性及药用价值,在新药研发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许多多天然产物在自然中的含量很少,远远达不到人类的需求,因此,许多化学家们致力于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节选部分近年来关于各类天然产物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的报道来简要概述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摘取了近年来关于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已有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中至关重要的营养元素,合理的氮肥施用将显著增加作物产量,氮营养供应不足则会导致作物减产,而化肥的过量施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因而氮高效利用是当前玉米育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筛选氮高效品种,从而减少田间氮肥施用已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株型作为玉米生长最直接的评价指标之一,是影响玉米种植密度、光合作用和籽粒产量的关键因子。因此,有必要对株型相关性状的氮响应关键QTL区段进
2020年中宣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识词是阅读的前提。通过课堂教学习得的新词约占所学新词的10%,更多的是通过日常阅读来学习新词。阅读伴随新词学习是指读者在阅读理解时伴随性地习得一定的新词知识的现象,其发生率在7%~63%。汉语作为表
软件工程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软件工程发展质量,必须依据市场需求与技术特性,来建立多方位的运营发展机制。基于此,文章对我国指出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开发技术发展现状,并对现代化技术的开发实现路径进行研究。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同时承载着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及服务功能严重衰退,主要体现之一为草原毒害草化。毒害草是指天然草原上存在的对牲畜和生态环境有毒或有害的植物,其中有毒黄芪属(Astragalus)与棘豆属(Oxytropis)植物,是我国草原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毒害草类群。国际上统称这些植物为疯草。疯草的滋生蔓延,降低了草原植被生物多样性,加剧了放牧功能的丧失。疯草毒性是由
我国中小服务企业发展迅速,但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许多服务企业的供给质量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国内快速增长和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抵押物,融资难的现象较为凸显。因此中小服务企业迫切需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解决面临的问题。然而,实务中却存在着大量企业进行了商业模式创新,但是依然无法获得融资的情况,且数字技术和数据的巨大增长为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带来挑战,那么在数字化背景下中小服务企业
鲜食葡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但其成熟期多处于夏季,特别是南方地区,气温高,降雨量大,导致裂果现象时常发生。裂果是一种生理失调症,表现为果皮甚至果肉开裂,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是限制南方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钙是葡萄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元素,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葡萄果实浸钙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葡萄裂果率,但外源钙如何降低裂果尚不清晰。为了初步探究葡萄裂果及其钙防治机制,本试验首先
传统的“通过/否决”模式的审计报告因其高度程序化的特征,阻碍了注册会计师和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对报告使用者来说,几乎没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也无法实现降低公司管理层和报告使用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目的。自2013年以来,英国财报理事会、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先后修订并发布了新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师披露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信息或其他类似的关键审计事项。在我国,财政部也于
猕猴桃为湖南省特别是湘西地区的主要果树产业之一。由于猕猴桃果实不耐贮藏、软腐病发病程度高(20%~50%),同时目前多采用化学防腐保鲜剂对猕猴桃果实进行贮藏保鲜。本文旨在绿色环保、健康和高效的前提下,提高猕猴桃果实的耐贮性,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以红阳猕猴桃作为实验材料,从猕猴桃软腐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植物源抑菌剂的筛选、物抑菌物质的提取工艺、复配物协同抑菌、抑菌活性物质的鉴定、提取复配物抑菌机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