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cRNA TPTEP1通过靶向作用于miR-761/LATS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占到所有肺癌的80%以上。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等。然而,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具有侵袭、转移能力的肿瘤。侵袭性和转移性也是这类恶性肿瘤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即使初次发现时已进行手术治疗并完全切除了肿瘤,术后也仍然需要给予辅助化疗等治疗手段以巩固疗效,而且其中仍然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者转移。因此,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机制及其调控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以RNA的形式在许多生物学过程(如表观遗传调控、转录和转录后调控)中发挥特定的功能。Lnc RNA具有调节基因表达的能力,并影响许多疾病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恶性肿瘤。有报道称许多Lnc RNA在非小细胞肺癌当中调控肿瘤生长。比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Lnc RNA PTAR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而Lnc RNA NBR2则抑制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化(EMT)的进展。前期研究揭示了Lnc RNA TPTEP1(这里简称TPTEP1)在多种恶性肿瘤当中发挥抗癌作用,如肝细胞癌、胶质瘤等。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有报道称TPTEP1可以抑制细胞增殖。然而,TPTEP1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进展中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已经证实Lnc RNA可以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s,ce RNAs)与micro RNA(miRNAs)位点结合,从而影响靶基因的表达。miRNA对疾病和肿瘤生物学的作用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预测TPTEP1靶向作用于miR-761,miR-761已经被证明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的致癌作用。例如,在三阴性乳腺癌中,miR-761诱导侵袭性表型,并增强滑膜肉瘤的耐药性。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miR-761也曾被报道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此外,我们还预测了miR-761与LATS2之间的相互作用。LATS2,是一种dbf2相关的激酶,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研究表明,LATS2通过调节下游效应因子的功能来调控细胞发展走向。LATS2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并同时受到miR-302、miR-372-3p等miRNA的调控。LATS2的抗肿瘤作用也已明确。LATS2的表达量降低提示NSCLC预后不良,LATS2可以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及其活动性。在NSCLC中,虽然已经发现了TPTEP1、miR-761和LATS2各自的作用,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从未被研究过。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TPTEP1是否通过调控miR-761/LATS2轴来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以期为NSCLC的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细胞培养:实验中使用的细胞系均购买于上海细胞库,细胞培养环境为:含有10%检验合格的胎牛血清和100IU/ml双抗(青霉素-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肺癌A549,H1299细胞系使用的是RPMI1640培养基进行培养。所有细胞系及相关细胞学实验均在5%二氧化碳的培养箱,37°C环境中培养。2.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根据先前的研究进行RNA提取(TRIzol试剂,Takara,日本,Otsu)、c DNA逆转(Revertaid c DNA合成工具包,Thermo Fisher Science)和扩增(ABI Prism 7900HT平台,应用生物系统,加利福尼亚州福斯特城,美国)。使用2-??CQ方法分别计算与U6和GAPDHm RNA表达相关的数据。3.MTT法:5000个细胞在100μL培养基中稀释,接种于96孔板中培养。每孔加入20μL 5 mg/m L四甲基偶氮唑盐溶液反应,静置培养3~4h,去除上清液后加入100μL二甲基亚砜。光密度(OD)值由微型平板阅读器(Bio Tek,Winooski,VT,USA)在570 nm处测定。4.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单层培养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吹打成单个细胞,把细胞悬浮在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备用,将细胞悬液作梯度倍数稀释,计数细胞,并在含有培养基的6孔板中以500个细胞/孔的密度培养大约8-10天,经常观察,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的集落形成时,终止培养。弃去上清液,用PBS小心浸洗2次。加纯甲醇或【1:3的醋酸/甲醇】5m L,固定15分钟。然后弃去固定液,加适量Giemsa应用染色液染10~30分钟,然后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空气干燥。风干后根据计数菌落的数量进行量化分析。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将5﹡PLB(Passive Lysis Buffer)用蒸馏水稀释至1﹡PLB,96孔板每孔加入100ml,用移液枪吹散细胞,室温下置于摇床15分钟,将细胞裂解液移至1.5ml离心管,4度12000 rpm离心10min,取上清移入新的管子;96孔板中加入LAR II(Luciferase Assay Reagent II)工作液100ml;加入20ml细胞裂解液,移液枪吹打混匀2-3次,测定记录Firefly luciferase值,此值为内参值。加入100 ml Stop&Glo?Reagent(Luciferase Assay Reagent,Progema),移液枪吹打混匀2-3次,测定记录Renilla luciferase值,此即为报告基因发光值。6.Transwell(侵袭实验):细胞侵袭实验是在24孔Transwell小室中进行的,小室孔径为8微米。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在转染24小时后,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并计数,24孔板下室加入600μl含有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注意不要产生气泡,影响趋化作用。上室中加入200μl含有2%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在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中接种6×104个细胞,培养24小时后,用棉签擦去上室膜表面的细胞,用4%多聚甲醛固定,并用苏木素染色。在显微镜高倍视野下随机选择十个区域来计算侵袭细胞的数量。实验在同样条件下重复进行3次。7.划痕实验:在6孔板中加入6×105个细胞12h,然后用无菌吸管尖端在这些孔的表面做划痕,每孔用PBS冲洗以清除碎屑。在划痕形成后立即拍照,并在48小时后再次拍照。通过计算创面愈合面积百分比,得出细胞相对迁移率。8.统计分析: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至少三个独立实验的平均值±SD表示。组间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A,然后进行Bonferroni’s多重检验。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实验初始阶段我们查询了GEPIA数据库(http://gepia.cancer-pku.cn/)来分析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分析。GEPIA数据库是个在线分析工具,它可以分析来自TCGA和GTEx数据库的9736个肿瘤和8587个正常样品的RNA测序表达数据。研究成果:1.RT-q PCR检测TPTEP1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32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PTEP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TPTEP1可以与miR-761结合。此外,miR-761与LATS2存在结合位点,因此我们进一步检测了miR-761和LATS2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匹配的正常癌旁组织相比,miR-76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而LATS2的表达则受到抑制。进而我们还分析了TPTEP1、miR-761和LATS2之间的相关性。发现miR-761与TPTEP1表达呈负相关,miR-761与LATS2表达呈负相关,TPTEP1与LATS2表达呈正相关。2.采用A549和H1299细胞(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通过TPTEP1pc DNA3.1转染细胞使TPTEP1过表达。TPTEP1过表达后细胞活力显著下降。集落形成实验也显示TPTEP1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继而我们分别进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来检测NSC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表明,TPTEP1过表达抑制了NSCLC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这些结果提示TPTEP1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3.我们采用Diana来预测TPTEP1和miR-761的结合位点。转染TPTEP1 pc DNA3.1后,TPTEP1的过表达显著降低了miR-761的表达量。为了探讨miR-761与TPTEP1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采用了RIP法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两种实验方法来检测。miR-761模拟物提高miR-761的表达。相反的,miR-761抑制剂降低了miR-761的表达。无论在A549还是H1299细胞中,RIP实验都证实了TPTEP1和miR-761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此外,miR-761显著抑制野生型TPTEP1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miR-761抑制剂则增强了其荧光素酶活性。而转染突变TPTEP1的细胞则无明显变化。因此,miR-761是TPTEP1的作用靶点。4.TPTEP1过表达显著抑制细胞活力,而miR-761模拟物可以阻断该抑制作用。这一结果也得到了集落形成实验的验证。miR-761与TPTEP1共同过表达后,miR-761显著阻断了TPTEP1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此外,TPTEP1的过表达抑制了肿瘤的转移能力,而miR-761的过表达也对这一抑制作用起到了阻断的效果。由此可见,TPTEP1的抑制作用,包括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是通过抑制miR-761来实现的。5.Starbase 2.0软件预测LATS2可能是miR-761的靶点。我们验证了TPTEP1的过表达增强了LATS2的表达。同时,在miR-761过表达的细胞中LATS2的表达下降,而在miR-761基因敲除的细胞中LATS2的表达显著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ATS2在miR-761过表达的细胞中表达降低,而在miR-761敲低的细胞中表达显着增强。为了确定miR-761与LATS2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进行了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miR-761靶向作用于LATS2。这些结果表明LATS2是TPTEP1/miR-761的下游效应子,并被miR-761靶向作用。6.LATS2 shRNA显著降低LATS2的表达。我们转染miR-761抑制剂和LATS2sh RNA后,发现敲低miR-761可以抑制细胞活力,敲低LATS2可以增强细胞活力,而LATS2 sh RNA则逆转了miR-761抑制剂对细胞增殖效率的抑制作用。通过集落形成实验也证实了相类似的效应。LATS2 sh RNA可以阻断miR-761抑制剂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我们发现miR-761抑制剂在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方面均存在作用。然而,LATS2基因被敲低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因此说明,miR-761通过负性调节LATS2作用来对NSCLC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7.TPTEP1/miR-761/LATS2轴参与了EMT的调控。NSCLC细胞与TPTEP1pc DNA3.1、miR-761模拟物、miR-761抑制剂或LATS2 sh RNA共同孵育。然后我们检测了EMT相关蛋白N-cadherin、Twist、Vimentin、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显示,TPTEP1过表达促进了E-cadherin的表达,而降低了N-cadherin、Twist和Vimentin的表达。过表达miR-761可以逆转TPTEP1的作用。进一步的,敲低miR-761基因增强了E-cadherin的表达,而降低了N-cadherin、Twist和Vimentin的表达。同样的,这些变化在敲低LATS2的情况下被逆转。结论:1.TPTEP1、miR-761与LATS2存在协调控制关系。2.TPTEP1通过抑制miR-761/LATS2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侵袭发挥抑制作用。3.在NSCLC细胞中,TPTEP1/miR-761/LATS2轴参与了EMT的调控。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病死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侵袭性生长、复发和转移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发生的EMT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简称EMT,指的是上皮细胞性的癌细胞发生了向成纤维细胞或间充质细胞表型的转变,表现为细胞极性消失,细胞骨架重排,
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则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占病例总数的80-85%。手术切除、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放疗仍是临床上治疗NSCLC的主要方法。尽管如此,在大多数患者中首次发现该病时,通常处于晚期,总体生存率较低。因此,识别新的致癌或抑癌基因对预防和治疗NSCLC具有重要意义。Wnt信号通路在人类恶性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为口腔鳞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口腔鳞癌患者的治疗方式大多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为辅的综合序列治疗。尽管口腔鳞癌的治疗手段在逐渐的发展进步,其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却在过去的数十年内未得到显著的提高。鉴于此,针对口腔鳞癌的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对于口腔癌的治疗至关重要。TMEM16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钙激活氯通道,是跨膜蛋白
目的:儿童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而儿童肥胖可能是代际传递的结果。代际传递被定义为“一代人所经历的与下一代健康、成长和发展有关的条件、暴露因素和环境因素”。生命早期是子代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且对外界的暴露因素敏感性强,而超重肥胖代际传递的主要表现形式便是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导致子代超重肥胖。生命早期多种因素,尤其是非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母婴超重肥胖代际传递,但研究较少且尚未有定论。虽然母亲孕前超
目的:Sirtuin 5(SIRT5)是NAD+依赖的III类蛋白质去乙酰基酶,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尚未报道。因此,我们研究了SIRT5对前列腺癌的作用,以探索SIRT5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首先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了解5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SIRT5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Gleason评分>7的患者组织中SIRT5的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7的患者的组织表达水平显著不同(P<0
目的:WHO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个体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并能够富有成效地进行工作,且能对为其所在的社区做出一份贡献的幸福状态。心理健康的个体不仅有生命力,社会适应良好,而且心理状态积极,可以较好的发挥出其身心潜力、表现出积极的社会功能。而心理健康问题,诸如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和多动障碍等会影响到个体的日常行为活动,进而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儿童期和青少年期都是个体身心发
目的:肌腱是连接骨骼肌和骨骼的致密结缔组织。肌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由创伤、年龄相关性退行性变或过度使用等原因引起。虽然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活动的增加,肌腱粘连的发生减少,但它仍是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常常导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甚至需要再次手术。肌腱来源的脱细胞基质具有天然肌腱的成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因此本研究试图利用肌腱脱细胞基质材料制备防粘连膜解决肌键损伤后粘连的问
目的: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不断优化其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包括患者自身情况对预后的影响和基于肿瘤基因改变导致的预后变化。对于患者自身的情况,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2等三种受体对于患者的预后影响最大,但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受体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研究很少。而随着高通量测序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基于基因组学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的分析越来越
研究背景: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患者的假体选择、围手术期管理、植入物的设计和手术技术等因素影响TKA术后临床疗效,而合适的植入物尺寸选择、关节线重建、软组织平衡和肢体力线的恢复,在手术中尤为重要。膝关节内翻是常见的关节成角畸形。膝关节内翻畸形发生时,影像学检查显示:胫骨近端或股骨远端畸形、内侧关节间隙狭窄(或外侧关节间隙增宽)、下肢机械轴2
前言: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50%以上,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并伴随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特别是胶质母细胞瘤(GBM)恶性程度最高。目前胶质瘤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是手术最大程度切除,术后联合放化疗的Stupp方案,但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传统的胶质瘤临床前研究大多只关注胶质瘤细胞本身,而忽略了胶质瘤微环境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调控,同时缺乏了符合体内的三维空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