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声学特性仿真及优化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柴油机的广泛应用,对微粒捕集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微粒捕集器不仅能够降低发动机排气中的碳烟含量,而且由于其多孔介质特性,因此还具有一定的消声能力。目前,对微粒捕集器声学特性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采用一种可靠的方法,研究声波在微粒捕集器中的传播规律,对微粒捕集器的声学特性进行仿真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声学计算的基本理论进行简单介绍,推导了一维声波方程和三维声波方程的表达式,分析了声学计算中三种常用方法,对传递矩阵法和电-声类比方法在声学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以Virtual Lab为主要工具,将一维传递矩阵法和声学有限元法相结合,计算微粒捕集器的声压分布、传递损失和插入损失。通过Virtual Lab计算出简化的微粒捕集器模型的进出口声压,计算得到微粒捕集器的传递矩阵。根据微粒捕集器的传递损失计算公式计算出微粒捕集器的传递损失,根据所建立的插入损失计算模型计算出微粒捕集器的插入损失。计算结果表明:微粒捕集器的传递损失呈明显的波峰波谷状态,在频率为560Hz时传递损失具有最小值-1.8dB,说明此时微粒捕集器对排气系统的噪声起到了增强的作用,当频率为3000Hz时,传递损失达到最大为18.7dB。随着频率的升高,传递损失的波峰与波谷值都逐渐升高,说明微粒捕集器对中高频噪声具有比较好的消声效果。原机微粒捕集器的插入损失整体分布在10dB-35dB之间,并且随频率升高而逐渐增大,印证了传递损失的计算结果。将仿真得到的传递损失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对,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最后,根据所建微粒捕集器声学模型,分析结构参数改变对捕集器声学特性的影响,并对原微粒捕集器进行优化设计。主要改变包括孔道形状、过滤体孔隙率、孔道边长、过滤层厚度、过滤体长径比。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进八出方和方形不对称孔道、增大孔隙率、减小孔道边长、增大过滤层厚度、提高过滤体长径比都能够提高微粒捕集器的消声能力。设计优化方案是捕集器孔道形状为方形不对称、长径比增至1.2,计算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相比原机微粒捕集器传递损失提高了约2-3dB,插入损失整体提高了约6-7dB,最高值达到39dB。
其他文献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以下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影像设备,能够以无创的方式检测出生物体内的组织代谢和功能活动水平。正是由于对生化反应的极端敏
阀门是管道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内外对于止回阀的研究最初也集中在结构改进及新型阀门设计方面。虽然止回阀在管道系统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一直以来诸如旋启式、升降式及蝶式等结构的止回阀均存在流阻系数较大、开启角度较小、能耗高及撞击严重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整个管道系统的性能,也不符合国家节能政策的要求。在这种现状下,设计一种流阻系数更小、开度更大、性能更优的应用于管道上的新型止回阀就显得至关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换热器是火电厂重要辅助设备,在机组运行中其能否正常投入对整个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内部泄漏是换热器的常见故障和多发故障。由于换热器(特别火电厂高压加热器)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针对离心风机的运行状态判别和多类故障诊断问题,对电厂离心风机几种常见机械故障进行试验,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地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小波理论对其初始特征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小波多分辨分解、小波包分解处理,分析故障状态表现的不同特征,进行定性的故障诊断,计算所得信号的分形维数,量化故障特征,进行定量的故障诊断,实现故障类型的判别及确定故障的敏感频带。诊断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明显的优于传统的基于FF
随着汽车运行时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及废气排放法规的要求不断提高,试验技术中对发动机与汽车的匹配性能和对发动机动态工况性能的测试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