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加工型光无源器件的设计,制作与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非硅基微加工技术设计研制了两类光无源器件——光开关及可调光衰减器,主要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材料力学对一系列器件进行了状态模拟及理论分析,并分别报告了器件的性能测试。 本文主要分成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现有光开关及可调光衰减器的实现技术,对各种技术的优点及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光开关及可调光衰减器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 第二部分主要是光纤直接耦合器件设计前期准备,详细分析了光纤直接耦合的回波损耗、插入损耗及精密校准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纤直接耦合原理制作的微加工型光开关。该器件使用电磁微线圈驱动一封装在微加工柔性框架上的活动光纤,使其对准另两根固定光纤,实现光路转换。驱动电压为5V,开关时间小于2ms,插入损耗达到0.9dB~1.1dB。器件构造工艺采用了CNC雕刻技术和EDM技术。 第四部分主要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纤直接耦合原理制作的微加工型可调光衰减器。该器件采用电磁微线圈驱动柔性框架上的活动光纤微位移实现信号功率衰减变化,驱动电压为0~8V,工作范围0~65dB,动态时间响应小于2.3 ms。器件构造工艺主要使用了CNC高精度雕刻和激光点焊封装技术。 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一种亚毫秒级微加工型1×2光开关阵列。该阵列运用电磁驱动摆杆上的微镜移动实现了驱动电压5V下,开关时间小于750gs,插入损耗0.6dB~0.8dB,串扰<-70dB。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大规模集成的特点,能很好地解决智能光网络节点连接设备OADM快速信号转换和串扰问题。 论文最后对三种器件进行了优缺点分析,提出了三种新的理念和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7B52铝合金叠层复合材料(7B52 aluminum laminated composite,ALC)是一种新型材料,由两种7XXX系铝合金组成,本文研究了7B52 ALC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研究结果表明:与
目前,为通信系统器件所提供的接口技术种类繁多,令人困惑。设计者应根据所需功能选择器件,采用FPGA 解决当中的接口和互用性问题。网络处理器(NP)是专门为处理数据包而设计的
目前,国际上已经报道了多种光子晶体激光器的实验工作,但是理论工作方面,解析理论只能得出一些形式的定性的结论,无法精确的定量。已有的数值计算工作大部分集中在讨论光子晶
本文在全面综述无机抗菌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固溶掺杂技术制备了掺钒、锰和锌等元素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和掺银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
光刻技术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摩尔定律表明芯片上集成元器件的数目每18 个月增加1 倍;瑞利定则指引着光刻技术的发展。要保持该产业持续发展30 余年,有光刻、
Trk (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是细胞膜表面的一类重要酪氨酸激酶,其在神经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迁移、凋亡以及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功能中都扮演着
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多不重视对课程的设计,缺失导入环节或者只是轻描淡写地进入教学,课堂总结也是可有可无。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可以通过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方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火焰水解法制备的锗掺杂二氧化硅玻璃材料的紫外光敏性和光致折变现象以及由此提出的紫外写入列阵波导光栅器件的相关基础工作。首先简要介绍了波分复
阐明研究背景,分析新编上海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全面系统的文化素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具体操作方法,并提出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