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艾什诺兹笔下的双重世界,探析人类社会的生存悖论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w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年》、《高大的金发女郎》和《我走了》三篇小说中,让·艾什诺兹刻画了一个充满双重性的世界,在地理空间、社会生活和心理状态三个不同层次都有所体现。通过对双重性的分析,本文旨在探索小说背景下人类的生存状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样一种探索也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人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客观世界?人与人之间如何交流?人又如何对待自己的内心?本次研究从这三个问题逐层展开,深入挖掘,试图理解小说人物在矛盾世界中面临的生存悖论。悖论之一体现在地理描绘上。让·艾什诺兹以“移动”为轨迹,铺垫了一个由快速交通带来的广袤无垠、异彩纷呈的空间,同时又用统一化、异域感消失等全球化元素与之对抗,营造了一个看似广阔实则狭小的矛盾生存空间。与此同时,作者笔下的人类社会遭遇“非入化”和“物化”的威胁。艾什诺兹刻画的人物一方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情感、事业和社会维系,另一方面却越来越依赖物质和金钱。人对人疏离与人对物亲近形成反差,衬托出人类得与失的不平衡,悖论之二由此而生。最后,小说主人公们矛盾重重的行为举止再次透露出人物内心的失衡,这一悖论再次深化了人类生存的危机。回顾三部小说,主人公都经历了从出发、流浪到回归的旅途,像是一个寻找、得到、失去的过程。开放式的小说结局不禁让我们纳闷人物的命运,也让我们思考这一系列旅程蕴含的意义。三个章节层层递进,互为因果,全方位地展现和解释了小说人物的生存困境。小说取材于生活,也让人反思生活。让·艾什诺兹笔下的二十世纪末是一个双面的、失衡的世界,它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现代社会找到契合点。这三大悖论是对小说的总结,也是对当今社会弊病的剖析。在这样一个双重世界里,人类该如何摆脱得与失的束缚呢?这也是本文对当代社会提出的思考。
其他文献
数控机床作为先进制造技术基础装备,其质量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历史背景下,世界数控机床企业纷纷
目的通过对我国中医四诊文献资料的关联性图谱分析进行可视化,归纳梳理中医四诊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1979-2019年时间段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目的通过观察当归挥发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表达的影响来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
1980年10月,延安市城南七里铺锣鼓峁村在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可惜墓室已经被破坏,没有任何陪葬品,唯出土了一方萧如兰与其夫人合葬的墓志铭,现收藏于延安市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的促动,城市开始大规模的发展,随之也给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城市化现象严重、世界人口爆增、大气污染、农耕用地贫瘠、淡水资源匮乏、粮食紧缺以及不可再生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纠正"四风"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部署,春节前,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会同中国纪检监察
计算机技术这些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很多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增强,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有大量的人事档案需要保存、整理与修改,如果使用人力来进行管理,无疑需要消耗大量
主动式液晶偏振光栅是液晶分子沿基板平面,每个光栅周期可实现液晶分子指向渐变式旋转180°的可电控的光栅器件。该光栅制备原理简单,成型方式快捷,理论的偏转效率可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