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核磁共振弛豫特性及核磁共振测井应用

来源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51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现代核磁共振测井仪器推出以来,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解决疑难油气藏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核磁共振测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核磁共振测井仪器与数据处理解释软件完全依赖进口,核磁共振测井的一些基础理论主要是靠吸收与消化国外相关文献,对应用中出现的许多反常现象尚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本文以核磁共振测井及应用为选题,对岩石的核磁共振驰豫特性、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及软件实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岩石核磁共振弛豫机理,突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和解释技术,拓展核磁共振测井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岩石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研究方面,设计了油样、水样、岩石驱替、不同极化时间、饱和水与离心后等一系列的核磁共振实验,结合毛管压力和常规物性实验资料,揭示了油水样在自由状态、不同温度、不同极化时间条件下T2(横向弛豫时间)的分布特征,以及岩石在不同饱和度、饱和水与离心后等条件下T2的分布特征,考察了温度对油样粘度的影响以及对T2分布的影响。根据这些实验研究结果,进一步总结了如何根据T2分布特征进行轻油、稠油的识别与评价;解释了差分谱在大孔隙度地层信号强烈的因为;发现了利用前端T2分布经束缚水饱和度归一化校正的孔径预测的方法,且适用于中轻烃储层;证明了利用截止法进行轻油饱和度计算的可行性;改进了常用的截止法与频谱法束缚水模型,提出了利用T2分布低凹特征与几何特征建立束缚水饱和度的二种模型。   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方法研究方面,提出了从时间域原始测量信号数据处理获得深度域回波信号曲线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这些方法依次为:两道正交回波信号确定、相位角计算、旋转前叠加、噪音道与信号道生成的旋转处理、旋转后叠加、时间域差分、各组回波拆分、时深转换与等间距深度采样。在分析和总结各种T2分布反演与拼接方法基础上,阐述了T2分布反演与拼接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下一步改进方向。   在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方法及应用研究方面,在总结各种油气识别的定性技术基础上,通过对哈里伯顿时间域分析(TDA)方法与扩散分析(DIFAN)方法的解剖研究,提出与发展了根据烃与水的T1(纵向弛豫时间)、T2差异以及根据双TE(回波间隔)测井三种估算含烃饱和度的方法。一是从烃与水的T1差异着手,针对双极化时间核磁共振测井,当烃与水极化时间相差较大,差分谱信号较强时,采用单相与烃/水两相搜索技术,得到不同相流体的极化时间T1用来估算地层的含烃饱和度。二是由于烃与水在T2分布上通常具有对称与近似对称特性,经过推导,可以将多种特征成份弛豫简化成只有烃与水两种特征弛豫。利用烃与水的T2差异确定差分谱上烃的信号大小,经T1校正与含氢指数校正,得到地层的含烃孔隙度与含烃饱和度。三是根据双TE测井获得地层流体的视固有弛豫时间(T2int)值,比较烃/水的T2int值与地层流体的视T2int值得到可动烃孔隙度,经含氢指数校正与扩大应用到有效孔隙度系统,从而得到地层的含烃饱和度。上述三种含烃饱和度解释方程,应用于实际测井数据处理,效果较好。此外,还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可动流体孔隙度进行储层分类评价的方法,经某低孔低渗油气田实际资料检验,所得储层分类与产能吻合较好,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在软件开发方面,在解剖国外三大公司MRIL-C、MRIL-P、MREx、CMR等测井仪器的测量方式、数据格式差异基础上,设计了统一的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软件平台,突破了国外公司只提供服务而不卖处理软件的技术封锁。该平台具有良好的更新和扩展应用特性。
其他文献
瞬变电磁测深的波场变换方法技术的研究,是目前在该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随着瞬变电磁法方法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波场变换、电磁偏移成像以及偏移与反演相结合的研究方
摄影,因其聚焦社会现实的艺术职责和人文功能而成为“艺术大家庭”中的一个独特门类。伴随着数码技术与展呈传播手段的不断翻新,当代摄影在创作观念和艺术语言上提出了许多新
随着现代地震真振幅采集和处理技术的发展,地震解释的研究已从传统的构造解释转向另一个更高的需求,即“识别烃类异常”。在许多油田,地震振幅已经成为识别潜在烃类储层的主
学位
地震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与大地震相比,中强地震虽然释放能量较小,但其发震频率更高,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域也能够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地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这给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原有的或相对容易勘探的油气藏几乎已经开发殆尽。这又对油
常规共中心点(CMP)叠加的成像方法对于水平地层能够得到很好的地下图像,但是当地下包含有倾斜地层时,共中心点叠加的成像方法得到的地下图像偏离了真实的位置,这时我们需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