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麦田温室气体排放效应的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h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麦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量下减排效果的最优组合,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本文在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的基础上,于2016-2018年,以耕作方式为主区:翻耕(PT)、旋耕(RT)和免耕(NT),以不施氮肥(NN,0kgN·hm-2)、低氮(LN,120kgN·hm-2)、常规施氮(CN,225 kgN·hm-2)、高氮(HN,330kgN·hm-2)等四个不同施氮水平为副区设置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群体及产量形成、土壤氮素矿化、土壤酶活性、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群体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间小麦群体动态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两年小麦群体大小均表现为:PT>RT>NT,其中,越冬期前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的影响大于施氮量处理,返青期后,施氮量的影响则大于耕作方式;与传统耕作方式和施氮量(PT+CN)组合相比,RT+CN和PT+LN处理对小麦群体动态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与PT+CN相比,第一年,RT+HN、PT+HN、RT+LN、PT+LN及RT+CN处理组合分别增产13.86、9.74、9.52、8.31和3.30%,其余处理表现为减产,第二年各处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产,其中减产较少的处理组合是RT+CN、NT+CN、PT+LN和RT+LN。综合分析得知在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下,RT+CN和PT+LN能够有效保障小麦的出苗和群体数量,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2.研究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土壤氮素净矿化速率、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氮素矿化速率随小麦生育期的推移表现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单峰曲线变化。其中不同耕作方式对氮素净矿化速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返青期前耕作方式间表现为PT>NT>RT,返青期后不同测定时期存在年际间的差异;施氮量间总体表现出为LN>CN;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层加深,各处理间土壤尿酶活性降低,耕作方式间表现为PT>RT>NT,施氮量间表现为HN>CN>LN>NN;耕作方式和施氮量对蔗糖酶活性影响比较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表现为NTRT>PT,同时,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对甲烷的氧化吸收。对CO2排放效应的影响表现为:耕作方式间的CO2排放通量变现为PT>RT>NT,LN与CN处理均能显著降低CO2的排放通量。对N2O排放效应的影响表现为:NT和RT较PT均能能明显降低麦田N2O排放通量,N2O排放通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变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脲酶和蔗糖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温室气体的排放。与PT+CN组合相比,PT+HN增加了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提高了全球增温潜势(GWP)且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极高,其他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因此,减少施氮量和采用免耕或旋耕的耕作方式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用量,降低全球增温潜势。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保证小麦产量的同时,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优处理组合是旋耕常规施氮。
其他文献
2019年,随着《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小欢喜》等电视剧陆续登上荧屏,影视剧市场掀起了一波家庭教育题材剧的收视与话题热潮。笔者在窥见这一现象之后,试图从身份认同的理论视角切入,借鉴传播学中的文本、媒介,受众研究框架,探究该题材电视剧受众身份认同的建构路径。从受众角度来看,他们在与电视剧文本的互动过程中,扮演者多重角色,其中包含了“接受者”和“表演者”的角色定位。因此,文本的第一章在受众作
人民民主是党高扬的鲜明旗帜,其推动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前进。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述,是各个时期党的民主政治发展的总的纲要。梳理党代会
本篇论文主要以系列创作论述为主,从三个方面进行叙述,分别为《物》系列创作来源、《物》系列创作、《物》系列创作心得。整个系列绘画的创作在以对日常生活观察为灵感的基础上参考了很多杰出艺术家的作品与创作理念,其中主要对日本“物派”艺术家李禹焕、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格利特、中国艺术家张恩利“容器”系列绘画对我产生影响的部分进行了论述。在实际操作中将李禹焕的理念、马格利特的表现手法与色彩配置、张恩利的画面构图
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程度便利了人们对信息的传播和使用。各类传输技术和云存储技术的推广,使得体量愈来愈大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存储、传输。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尽管其中大部分方式都能够有效的提升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快速性,但信息传输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点。从前人们主要采取加密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但明显的修改痕迹导致信息隐蔽性较差,反而容易被攻击者甄别后加以破坏。信息
目的叶酸是一碳单位代谢的重要辅酶,在脱氧胸苷酸合成,嘌呤合成和DNA甲基化过程中不可或缺,叶酸缺乏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积累,使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端粒是覆盖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具有调控细胞周期,保持染色体完整性的重要作用。由于端粒DNA由特定“TTAGGG”的重复序列组成,其富含的“鸟嘌呤”易被氧化。星形胶质细胞是脑内分布最广泛的细胞
绝缘子气-固界面是直流GIL绝缘体系的薄弱环节,在直流电场中,绝缘子表面易发生电荷积聚,导致严重的电场畸变,破坏整体绝缘。同时在外电场作用力和绝缘子表面电荷库仑力的作用下,GIL中的金属污染物将吸附于绝缘子表面,降低闪络电压。将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涂层涂覆于绝缘子表面被证明可一定程度地抑制表面电荷积聚,提高闪络电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环氧树脂中掺杂的材料包括纳米SiC、蒙脱土、纳米TiO2,其
淀粉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随着石油资源的急剧耗竭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淀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由于其
针对冀西北坝上地区青萝卜生产中施肥量随意性强,施肥量差异性大,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以青萝卜“绿翡翠”品种为材料,于2019年7~9月在尚义县小蒜沟镇勿乱沟村青萝卜种植基地进行了施肥效应研究。试验设计5个施肥处理,通过在青萝卜不同生长期取样测定青萝卜植株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品质、土壤性状和植株养分及经济效益指标,以便筛选出能够促进青萝卜生长,增加其产量和经济效益,改善品质的施肥处理。主要结果如下:
公职律师制度是法治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其管理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其发挥功效的关键。公职律师具有身份的双重性、服务的内部性、监督的多向性和服务的无偿性等特征,在决策审查、风险防控和法治观念养成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职律师制度在长期的实践运行中产生了“聘任制雇员合同管理制”、“公职律师办公室管理制”、“专职律所+兼职部门并行管理制”和“单位+司法行政机关双重管理制”四种典型的模式。各种模式既有契
本文为一篇汉译英的交替传译实践报告,所描述的任务为译者于2019年7月15日受香港经纬集团委派,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外新闻媒体交流研讨会”上,担任中方新闻媒体发言的汉英交替传译译员,并在会后进行了外宾的陪同口译工作。该实践报告从译前准备、案例分析、译后总结三个方面对整体任务进行了回顾,以功能派文本类型学理论为支撑,分析了在任务中出现的对源语的信息、表情功能的保留问题,并探究翻译技巧,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