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十九世纪8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对说谎行为的研究。早期学者对儿童说谎的研究集中在说谎发生率、说谎发生的年龄及影响儿童说谎的因素上。影响儿童说谎的因素非常复杂,以往文献研究均表明儿童的说谎策略、说谎发生率等与执行功能、心理理论、智力存在一定相关。但是未有前人重点观察过儿童说谎发展从无到有的过程,也不知道幼儿说谎的自发性行为与执行功能、心理理论、智力是否存在相关。本研究采用改编自窗口范式的“你藏我找”游戏任务,以2-4岁的儿童为对象,试图观察他们的自发性说谎的过程。游戏是以竞争的形式出现,儿童只有在游戏中说谎才能赢过对手,获得奖品。目的是要探讨在竞争坏境中,儿童自发说谎的过程以及其与执行功能、心理理论、智力的关系。执行功能的测试采用的是day-night任务,心理理论测试采用的是一级错误信念,智力测试用的是中国比内智力量表。本研究在实验一中先用改进窗口任务后的“你藏我找”游戏,观察了86名2-4岁儿童初始在一个新的竞争环境中是否会自发地使用说谎策略来赢过对手,并探究了是否出现说谎行为与他们的执行功能、心理理论、智力有没有相关。根据实验一的初步分析及结果,实验二设计了十天的“你藏我找”游戏,观察了84名2-4岁儿童能否在特定竞争环境里,逐渐的掌握欺骗手段来赢得游戏,儿童从不会撒谎发展到会撒谎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并想了解2-4岁的儿童自发性说谎出现的早晚及频率是否也与执行功能、心理理论、智力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大部分2-4岁儿童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一开始都不能自发的使用说谎策略来赢得游戏。但随着游戏的进行,越来越多儿童由不会到会说谎,并且多数儿童出现了1次以上的说谎行为; (2)心理理论与儿童是否出现说谎行为有显著相关,2-4岁儿童心理理论水平越高,越可能在新情境下出现说谎行为,且心理理论能力能预测其自发性说谎的频率,心理理论分数较高的儿童说谎次数较多; (3)执行功能水平能正向预测2-4岁儿童自发性说谎出现的频率,执行功能水平高的儿童说谎次数较多并且较早自发出说谎行为,获得说谎能力。第一天来就会说谎的儿童和在游戏中逐渐获得说谎能力的儿童比仍没有说谎能力的儿童执行功能水平高; (4)智力与2-4岁儿童自发出说谎行为的频率有显著正相关,与儿童掌握说谎行为的时间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