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和镰刀菌毒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某些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霉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等。真菌毒素一般都具有强烈毒性或致癌、致突变作用,对人和动物安全健康形成巨大隐患。如何安全、有效、无污染的清除真菌毒素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理化脱毒方法都存在缺点,生物脱毒法凭借其作用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备受关注。  本文针对黄曲霉毒素B1(AF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首先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对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和腐烂玉米、饲料样品进行了初筛,得到24株在香豆素平板上继代培养3次仍生长良好的菌株。用薄层层析法对在香豆素平板上生长良好的菌株对黄曲霉毒素B1清除能力进行了进一步鉴定,发现15株菌有不同程度的清除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其中筛选得到了两株菌编号为7和24,它们对黄曲霉毒素B1有较强的清除效果。经16SrDNA鉴定两株菌分别为:放线菌(Arthrobacter sp.)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这两株菌降解AFB1的量进行了测定,其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8.01%、93.73%。在薄层检测中发现所得放线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上清液中存在清除黄曲霉毒素B1的物质。  其次,本文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降解菌进行了筛选和鉴定。以DON纯毒素为唯一碳源富集到1株对DON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经形态鉴定和16S rDNA鉴定此菌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其菌液对DON的降解率达到了70.84%;菌体破碎上清液对DON毒素的去除效果可达75.01%。但培养上清液对DON的去除率较低,加热处理过的菌液和加热的菌体破碎上清液的去除率也显著下降。同时,加热菌液的去除率高于加热的破碎菌体的去除率,推测是菌液中的菌体起到一定的吸附毒素的效果。以上结果初步表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主要是通过胞内酶来清除DON毒素。
其他文献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我国农业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水稻病害,它的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2009年以来在广西、湖南等多个水稻主产区暴发,发生面积近500万亩,失收面积达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