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我国证券公司效率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公司的效率可以直接体现证券公司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综合反映证券公司的整体经营状态和资源利用情况,因此对证券公司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效率水平的提高不但是实现我国证券公司良性循环经营发展的前提,也是提高我国证券行业整体水平的基础。   本文在学习国内外学者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公司的效率进行评估和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线性规划的非参数方法思想,不需要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在给定投入产出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决策单元的效率进行测度,并且测度结果与指标量纲无关,非常方便和实用。因此本文选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CCR、BCC和FG模型对我国86家证券公司的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研究2008—2009年间我国证券公司的规模收益状况;接着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其效率变化进行分析,以研究这两年我国证券公司的生产率变化情况;最后分别从宏观经济、行业特征和证券公司自身特征出发,对我国证券公司的效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的创新之处:(1)研究样本基本囊括了具有可比性的全部证券公司,所得到的效率值更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更能从我国证券行业的整体水平上来说明我国证券公司的效率情况,对于实证研究而言,更具有实际价值和指导意义。(2)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产业特征可能有所区别,本文根据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将我国分为6大区域——北部、东北、东部、中南、西南和西北,通过不同区域证券公司效率的描述性统计、方差一致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针对地理位置对证券公司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文的主要结论:(1)我国证券公司在2008年效率很低,经营遭遇困境;(2)2009年较2008年有很大的环境改善和技术进步,效率水平,尤其是生产率有很大提升;(3)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的平均效率值都高出其他地区。   最后,笔者从治理创新、组织创新、融资渠道创新和业务创新四个方面对改进我国证券公司的效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虚拟创新社区成为企业和用户交流创意的重要平台以及企业挖掘高质量创意的重要渠道,不少学者挖掘用户显性特征识别用户行为。但用户行为还受到用户心理的影响,因此还需要探索其隐性特征。而如何识别用户隐性特征?领先用户哪些隐性特征能够促进新产品创意产出?企业如何管理虚拟创新社区?用户隐性特征的演化过程及其与创意产出之间的动态关联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综合运用认知负荷理论、亲社
“轮回”及其世俗或哲学的观念起源于佛教美学,深植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且深深影响着亚洲电影的剧作思维和情节结构,可将之看作东方人独特的时空美学对电影美学的深层渗透,其
随着消费类机电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分化,越来越多的消费类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开始或已经采用大规模定制模式,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定制化和个性化的产品以赢得
项目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有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在我国建筑企业项目绩效评价仍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研究如何进行建筑企业项目绩效评价,对于提高企业项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