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的城市扩张引发了对自然服务能力的忽视,大量的人工系统被建造。同时,因为短期经济利益诉求的强大驱动以及自然区域相对较低的经济效益,城市自然空间不断为建设空间所侵占,城市生态系统价值及其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大幅下降,城市的弹性发展面临困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污染、洪涝灾害等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城市土地毫无节制的扩张和环境质量恶化是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集约式开发增加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压力,城市居民对绿色自然环境、优质生活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作为精明增长及精明保护的控制方式之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旨在通过对自然空间资源的保护以及对社会、经济、人文等要素的充分尊重,构建形成城市的自然支撑系统。该系统的形成及稳定可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基本的生态安全保障格局及发展控制框架,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及城市蔓延的有效控制,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对引导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北镇市位于医巫闾山东麓,自然资源丰富,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延伸,导致北镇市森林覆盖率降低、生态空间萎缩、景观结构受损、生态功能减弱、连通性降低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探讨适合北镇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的模型与技术方法,对北镇市城市生态空间环境的改善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镇市市域,首先对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的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剖释北镇市生态空间资源的基本特点及现况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北镇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威胁,绿色构建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都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北镇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即兼顾保护与修复的双重原则,挖掘城市潜在空间资源,构建网络化、多层次的生态空间。在此目标的引导下,基于GIS平台和数据资料,对北镇市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以此作为对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成要素选取的依据:通过对重要生态斑块的识别及利用最小费用模型建立连接廊道,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最后,结合北镇市生态空间相关规划现状及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结果,从实施策略和保障制度两个层面,提出北镇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思路,以期落实北镇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