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癌旁正常胃粘膜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CD44、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2,ABCG2)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两者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在40例胃癌组织和22例癌旁正常胃粘膜、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CD44和ABCG2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两者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对两种蛋白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2例癌旁正常胃粘膜中CD44蛋白不表达(0/22);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CD44蛋白阳性表达3例,阳性表达率18.75%;而在40例癌组织中CD44阳性表达24例,阳性表达率60%,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和癌旁正常胃粘膜(P<0.05);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CD44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粘膜(P<0.05)。2. CD44蛋白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0%(3/10)、54.54%(6/11)、84.21%(16/19),各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即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CD44蛋白表达水平越高。CD44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3. ABCG2蛋白表达情况:22例癌旁正常胃粘膜中ABCG2蛋白阳性表达1例,阳性表达率为4.54%(1/22);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ABCG2蛋白阳性表达4例,阳性表达率25%;而在40例癌组织中ABCG2阳性表达30例,阳性表达率75%,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和癌旁正常胃粘膜(P<0.05);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ABCG2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粘膜(P<0.05)。4. ABCG2蛋白在高、中、低分化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4/10)、63.64%(7/11)、89.47%(17/19),随着分化程度降低,ABCG2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G2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5. CD44与ABCG2的表达呈现正相关(r≈0.94)。两者均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6. Western blot显示AGS、SGC7901和MGC803细胞中CD44与ABCG2均呈阳性表达,且CD44与ABCG2在三株胃癌细胞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胃癌CD44、 ABCG2蛋白在癌组织与癌旁正常胃粘膜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间存在明显差异,它们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 CD44、ABCG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可能成为胃癌预后的评估标志物。3. CD44与ABCG2蛋白在胃癌中均高表达提示两者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