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S-1制备及其催化丙烯气相环氧化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dasdf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氧丙烷(PO)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化学品,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丙烯、氧气、氢气气相环氧化合成环氧丙烷具有反应过程简单(只需要一步反应)、环境友好(副产物为水)、不使用有机溶剂等优点,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的研发兴趣。截止到目前,Au/TiO2、Au/Ti-SiO2(介孔载体)和Au/TS-1(微孔载体)等很多含钛载体负载金催化剂已被广泛考察。其中,Au/TS-1展示了最佳的催化活性和反应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本论文旨在改善Au/TS-1催化性能和降低催化剂成本,开展了催化剂预处理条件考察、碱助剂筛选和浸渍法制备Au/TS-1催化剂等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考察了预处理气体、温度对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TS-1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O2、H2和Ar单组分气体,原料气(C3H6、O2、H2和Ar)预处理对Au/TS-1催化性能的增强效果更明显,且200℃是最佳预处理温度。进一步研究表明,H2-C3H6双组分气体是原料气预处理提升催化剂活性的重要组分。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H2-C3H6预处理既活化金物种使其形成粒径适中的金粒子,又改善了催化剂表面疏水性。经H2-C3H6双组分气体300℃预处理的Au/TS-1,在温度200℃和空速8000 mL gcat-1 h-1反应条件下催化丙烯环氧化,取得了 8.4%的丙烯转化率、81.3%的环氧丙烷选择性。(2)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单组分碱金属离子改性的Au/TS-1-XC催化剂(XC表示碳酸盐沉淀剂)。Na+助剂有利于提高丙烯环氧化中丙烯转化率,Cs+助剂有利于改善产物环氧丙烷选择性。进一步制备了双组分Na+-Cs+改性的Au/TS-1-NaC-CsC催化剂。在双组分Na+-Cs+的作用下,催化剂金负载量和表面酸性得到了适度调变,同时催化剂的丙烯吸附能力得到增强。其中,未预处理的Au/TS-1-NaC-CsC(10)催化剂催化丙烯环氧化,取得了 9.2%的丙烯转化率、91.2%的环氧丙烷选择性。经H2-C3H6双组分气300℃预处理后,该催化剂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3)采用分步沉积沉淀法制备了 Au/TS-1-MDP催化剂(MDP表示分步沉积沉淀),相比沉积沉淀法,金的用量大幅度减少,降低了催化剂成本。优化制备参数得到的0.30Au/TS-1-MDP催化剂催化丙烯环氧化,取得了 7.2%的丙烯转化率、85.5%的环氧丙烷选择性,优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6.4%的丙烯转化率、85.9%的环氧丙烷选择性)。(4)以Na3PO4为添加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 Au/TS-1-NaP催化剂(NaP表示Na3PO4)。结果发现,Na3PO4适量的引入有利于降低金粒子的尺寸、调变催化剂表面酸性以及减弱对载体骨架钛物种的影响,进而提高了催化剂在丙烯环氧化中的性能。以适量的Na3PO4和CsOH混合物为添加剂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其中,Au/TS-1-0.8NaP-CsH(1)催化剂取得的丙烯转化率和环氧丙烷选择性分别为10.3%和89.0%。
其他文献
目前,恶性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以及针对性地开发出高效便捷的检测手段已成为癌症早期诊断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内的非编码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通常在患病早期的细胞或组织中即会产生明显的表达含量异常,能够作为重要的恶性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本论文将荧光检测方法与特定设计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序列相结合,构建对癌细胞中mi
减振降噪是提高乘坐舒适性和结构性能的关键,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环节。除利用减振器耗散振动能量外,振动能量俘获是实现车辆减振降噪的另一可行方法,是绿色能源的发展方向。俘获的能量可为车载无线传感器、控制器等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为满足越来越多的自供电需求,需要研发高性能俘能器。车辆振动通常由300Hz以下的多频振动混合而成,具有低频宽带特点。常用压电俘能器具有较窄的响应频段和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严重制约了压电
不确定性现象广泛存在于实际工程中,其常见的表现为结构尺寸、材料属性、外部载荷等因素的随机性。这些不确定性会通过结构传播到响应上,导致结构的响应并非一个固定的值,而是表现为某种统计或概率特征。所以,准确分析结构响应的不确定性对评估结构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发展而来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如:可靠性分析方法,灵敏度分析方法等,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际工程。这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中
分布式麦克风阵列是由多个麦克风节点构成,用于对空间中的声音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的一种无线声传感器网络。随着声学传感器、无线通信和分布式信号处理的快速发展,基于分布式麦克风阵列的音频处理技术得到高度重视,并在语音交互、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安全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麦克风阵列的应用中,通常需要估计声源的位置信息,以便完成后续的音频处理任务,但受到环境噪声和房间混响的影响,声源定位至今仍是一
核燃料组件是核电站反应堆的核心和关键部件,随着我国核电机组的不断增加,核电在我国能源比重中不断增大,自主核燃料研发对保障我国核燃料供应安全和“走出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流致振动引起的格架与燃料棒磨蚀是近几十年来压水堆燃料棒破损的最主要原因,流致振动问题是自主核燃料研发中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必须开展深入研究。同时在许多工程领域中也存在流致振动问题,从学科角度考虑,对核燃料结构流致振动问题进行深入研
理解托卡马克中的高能量粒子物理问题对实现未来聚变堆稳态长脉冲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的燃烧等离子体中,氘氚聚变反应产生的3.5MeV α粒子是自加热源。此外,未来聚变堆中还存在其它高功率的辅助加热,例如中性束注入加热,射频波加热等,这些辅助加热也会产生大量的高能量粒子。这些高能量粒子在等离子体加热和电流驱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些高能量粒子可以通过波-粒子共振相互作用驱动各种各样的不稳定性;
聚变能是最具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在托卡马克等聚变装置中实现对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的有效约束是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关键。实验测得的输运水平往往比新经典输运理论预测值高出1~2个量级,这类反常输运通常是由微观湍流引起的,所以又称为湍性输运。大量向外的粒子、动量和能量的湍性输运将显著降低等离子体的约束性能、制约等离子体的自持燃烧。因此长期以来输运与约束改善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高约束型
隆脊叶蝉族Paralimnini是角顶叶蝉亚科中较大的族,全世界已知139属931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该族昆虫在维管植物的韧皮部刺吸取食,夺取植物营养、造成机械损伤,主要为害禾本科植物,许多种类传播病原物,造成更大危害。隆脊叶蝉族昆虫外部形态相似,主要通过雄性生殖器特征进行区分,属间关系不明确,而且许多区域缺乏研究。中国和德国是旧世界东西两侧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但对该族缺乏系统研究,家底不明
燕麦冠锈病是由柄锈菌属冠锈菌燕麦专化型真菌(Puccinia coronata f.sp.avenae Eriks.)引起的一类主要真菌病害,发病时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冠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基于当前生产上流行的燕麦冠锈病生理小种或致病类群,鉴定一批可直接用于燕麦冠锈病抗性育种的优异种质,并解析其抗性遗传特性、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掘其抗性基因,开发分子标记并结合分子标
三重态光敏剂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而独特的应用,而传统的三重态光敏剂的系间窜越能力大多基于重原子效应,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应用限制。相较于重原子光敏剂,无重原子光敏剂在延长三重态寿命、降低生物毒性以及降低原料成本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正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对该类型的三重态光敏剂的研究仍有不足,如分子构效关系对光敏剂的性质的影响不清晰、发色团种类较少、部分机理的内在驱动因素不明等。因此本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