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目标作为《英语课程标准》的五大目标之一,在当今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来许多英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新课程标准的定位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情感态度目标的提出带动了英语情感教学研究的热潮。针对这一现象,研究者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感过滤假设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对高中英语教学情感教育现状和影响情感教育实施因素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现状是什么?2)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同情感度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焦虑之间有哪些影响?3)高中英语教学中新手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情感教育方面有哪些差异?205名学生和30名英语教师均来自榆次市第三中学参与了本调查研究。调查结果由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然后研究者对参与本次调查的任意14名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内容涉及教师对情感教学目标的态度,教师情感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教师在实施情感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等,以进一步挖掘影响教师情感教学的因素及开展有效性情感教学的途径。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许多英语教师已充分意识到情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关键作用,但教学中“重知轻情”的现象大体存在,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焦虑感偏重,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偏低。2)不同情感度的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焦虑度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对情感教学的态度,情感教学策略的运用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和谐和自由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英语的信心,降低焦虑现象。3)新手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在备课和批改作业时情感因素运用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经验型教师在学生主动参与程度,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和情感策略的使用方面明显优于新手教师。基于问卷数据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访谈数据的整理归纳,研究者提出高中英语教师情感教学的建议,以期促进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