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素质是振兴基础教育和发展民族教育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现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大局.但目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存在数量上结构性不足、质量上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等问题.该文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云南省的一个彝族自治县——石林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研究.石林县地处滇中,靠近省城昆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然而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石林县的教育发展却较滞后,这严重制约了石林县经济的发展.教育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是教师队伍素质,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受重视程度的提高,石林县采取了各种措施培养、培训教师,建起了一支宏大的教师队伍,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然而,虽然通过多年努力,石林县教师队伍在数量上增长,在质量和水平上提高不少,但由于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具体,教育投入少,工作实效性差等原因,教师队伍仍面临诸多问题,教师队伍素质与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极不适应,这严重影响了石林县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制约着民族教育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果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不解决好,该县的教育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的差距必然会越来越突出.该文通过分析该县教师队伍的现状,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完善管理、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等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力求对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比较全面、整体的把握,以期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