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世纪中叶以来,认知科学的崛起为传统的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在这种新的视野下,许多语言现象得到了重新认识。指称作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目前,在指称理论领域获得显著成果的有:费雷格的涵义指称说、罗素的摹状词、维特斯根坦的语言游戏说、索绪尔的符号双重理论、奥格德和查尔斯的语义三角,以及查尔斯?皮尔士的皮尔士三分理论。然而,绝大多数指称理论用于专有名词的讨论,很少对动词和依附词做系统的分析。本文试图对动词和依附词的指称理论进行整理并借用电影《疯狂原始人》的剧本进行例证。结合传统指称理论和皮尔士三分理论的视角对电影《疯狂原始人》中的指称关系进行分析,不仅填补了指称理论在电影语料上的空缺,又为影片《疯狂原始人》的喜剧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本文主要采用对比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指称理论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一些动词、依附词的指称理论和因指称对象不同而引起的四类典型的歧义现象,并借用热播电影《疯狂原始人》作为语料进行论证。此外,本文又从皮尔士三分理论的视角,把语料中所有的指称关系划分为三类:象征关系、相似关系和索引关系,并对此一一作了详细论述。研究结论具体为:1.一些动词与其指称对象之间存在着相似的指称关系,这些相似关系可以划分为形态相似关系和意义相似关系;2.依附词必须依附于名词或者动词才能找到其指称对象,依附词具有不被消除的独立性;3.指称能引起四种歧义现象:零指称歧义现象、同一替代歧义现象、说谎者悖论歧义现象和感官动词歧义现象;4.《疯狂原始人》中的所有指称关系分为三类:象征关系、相似关系和索引关系。运用指称理论分析电影《疯狂原始人》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变得鲜活,让顽固守旧一辈子生活在黑暗洞穴里的原始人的冒险历程变得栩栩如生,使动画喜剧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