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谷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铜、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gjklfk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的发展,铜、铀废水排放的总量不断增加,这对自然环境和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如何处理铜、铀废水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吸附法因其经济快速,简单高效等特点备受人们关注。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碳材料,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从而极易与重金属产生吸附作用。但其亲水性较好,在水溶液中极易发生团聚作用从而影响吸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且增加其吸附容量,人们常常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本研究先将石墨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用L-谷氨酸这种绿色无污染材料对其进行改性。同时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将L-谷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L-Glu/GO)用于吸附铀、铜的研究,考察了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投加量与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使用不同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模型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L-谷氨酸对通过Hummers法合成的氧化石墨烯(GO)进行功能化,得到了L-Glu/GO,FT-IR分析表明它们之间的反应为L-谷氨酸上的氨基进攻GO上的环氧基的亲核反应,XRD表明功能化后GO的晶体结构发生较大改变,SEM表明L-Glu/GO表面存在大量沟壑,这是其高效吸附重金属的重要原因。(2)L-Glu/GO对铀静态吸附试验表明,L-Glu/GO对U(VI)吸附的最佳pH为4,最佳投加量为0.2g/L,吸附反应40分钟达到平衡,温度对吸附影响可忽略,最大吸附量可达309.36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方程,吸附反应以单层吸附为主。(3)L-Glu/GO对铜静态吸附试验表明,L-Glu/GO对Cu(Ⅱ)吸附的最佳pH为6,最佳投加量为0.25g/L,吸附反应30分钟达到平衡,温度对吸附影响可忽略,最大吸附量可达292.45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方程。(4)L-Glu/GO在铜、铀的竞争吸附中对铀有更好的选择吸附性,铜、铀相互之间会抑制L-Glu/GO对它们的吸附性能。(5)通过5次吸附-解吸试验,L-Glu/GO对铀的吸附率仍然可达91%以上,对铜的吸附率可达92%以上,表明L-Glu/GO可利用HCl脱吸附从而重复使用,应用价值较高。
其他文献
植物文殊兰(拉丁学名:Crinum asiaticum)是石蒜科属文殊兰草本植物,花瓣白色,有淡淡清香。植物文殊兰含有挥发油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多糖类脂肪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安全和访问控制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首先,为了抵御共谋攻击,面向物联网的群组通信系统不仅需要保障诚实用户之间的安全通
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Asymmetric Allylic Alkylation,AAA)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高效的一类碳-碳键(C-C)构建方法。传统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主要采用带有离去基团的烯丙基前体,采用过渡金属催化剂,通过不同类型的手性配体调控,实现不对称催化控制。然而,由于离去基团的存在,此类反应会产生当量的副产物,因此,尽管适用的底物范围广、催化类型丰富,该类反应普遍存在原子经济性较差的缺点
共同危险行为通常来说人们将其归纳为广义的共同侵权行为中,同时也伴随着共同侵权应用而生。之所以对其这样的评价,是综合考量了该制度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评判,人们有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他人行为损害。在损害发生之后,由于受到时空、技术手段以及我们认识能力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于真正实施加害的侵权人来说无法确定,最终没有人承担责任显然对受害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若共同危险行为一旦发生在未成年人受侵害
超分辨率重建旨在由低分辨率的图像或视频序列重建出高分辨率的图像或视频序列,是目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可以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改善图像
从互联网到移动终端,每一种新技术的兴起都会为不同行业带来转型机遇,虚拟现实技术也不例外。从2016年VR元年起,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应用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出版行业也开始不断尝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产品的创新与融合,尤其在教育出版领域已经取得诸多效果不错的成果。因此,本文以“VR技术在教育出版中的应用研究”为选题,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切入,查阅大量资料分析VR技术与教育出版领域的结合,选取青岛出版集
随着生物技术和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基于侧向光伏效应制备成的位敏传感器件在生物医学和生物检测等方面有越来越重要的应用。新型二维层状SnSe2材料是一种n型窄禁带半导体,具
空间数据在流行病监测、地理统计、空气质量监控、海洋学和计量经济学等领域非常普遍。由于空间数据通常具有空间相依性,使得传统的回归模型受到了挑战,因而空间模型应运而生
随着科技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和技术变革给传统摄影带来了突破性进展,不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处理,数字技术都为人像摄影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人像摄影已经进入了全民时代,视觉表现呈多元化趋势,但盲目的使用数字技术,也会导致技术的过度滥用,还可能会颠覆传统人像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甚至催生出廉价的审美取向。我们需要结合数字化人像摄影的内在需求,把握好社会审美的趋势,明确数字重塑在
学位
森林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及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掌握地区森林分布现状对于森林资源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中亚地区为研究范围,针对五种具有代表性的中高精度森林覆盖相关产品(FROM-GLC、GLCF VCF、GlobeLand30、PALSAR F/NF、TreeCover2010),利用多源验证点数据和地理环境数据,对其进行精度评估和一致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融合、特征融合、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