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白癜风是一种以皮肤色素脱失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色素障碍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白斑区的色素难以恢复,但临床工作中可见部分患者白斑区色素自行恢复的现象。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复色区中有黑素细胞(MC)出现。阐明白癜风色素脱失区内MC恢复的机制及其来源对于明了白癜风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MC特异性标志物HMB45抗原、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TRP)-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TRP)-2在白癜风白斑复色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白癜风复色区MC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状态、复色区MC在表皮组织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复色区MC细胞形态异常的可能原因。方法 本研究收集白癜风白斑复色区皮肤组织标本15例,分别以白癜风白斑区皮肤组织(15例)和正常人皮肤组织(10例)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HMB45抗原、TYR、TRP-1和TRP-2在表皮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其中HMB45抗原、TYR、TRP-2以胞浆出现黄染为阳性,TRP-1以胞浆和/或核膜表面出现黄染为阳性。采用单盲法比较三组样本每100个表皮基底层细胞中有HMB45抗原表达的MC平均数量;并以HPIAS-1000彩色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定量分析4种特异性标志物在皮肤组织MC中表达的强弱。结果 在白癜风白斑区表皮内,每100个表皮基底层细胞中MC平<WP=5>均数量为0,4种MC特异性标志物表达均为阴性。在白斑复色区和正常人表皮组织中,每100个表皮基底层细胞中MC的平均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4种MC特异性标志物表达均为阳性。白斑复色区MC HMB45图像灰度值与正常皮肤相比无差异(P>0.05),HMB45抗原表达强度白斑复色区=正常人>白斑区;白斑复色区MC TYR图像灰度值低于正常皮肤(P<0.05),TYR表达强度白斑复色区>正常人>白斑区;白斑复色区MC TRP-1图像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皮肤(P<0.01),TRP-1表达强度复色区>正常人>白斑区;白斑复色区MC TRP-2图像灰度值与正常皮肤相比无差异(P>0.05),TRP-2表达强度复色区=正常人>白斑区。2例自白斑边缘正常皮肤向白斑内复色的样本中,MC在表皮及毛囊的基底层中分布较均匀。13例白斑内出现色素的样本中,近毛囊表皮基底层中MC数量相对较多,4种MC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较强;远离毛囊表皮基底层中MC数量相对较少,4种MC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较弱。复色区MC细胞形态异常,表现为细胞胞核较大,树突数目较少,树突短粗。结论 1)本研究用4种MC特异性标志物标记白癜风白斑区表皮未见具有完整细胞结构、分化成熟、能够合成黑素的MC,进一步支持白癜风白斑区有功能MC缺失的观点。2)本研究用4种MC特异标志物对白癜风白斑复色区的MC 进行研究, 在文献中尚未见报道。3)白癜风白斑复色区表皮内可见重获的MC,数量上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其重获的MC分化成熟、结构完整、具有黑素合成能力。4)本研究进一步支持复色区MC可能来源于毛囊组织的观点,说明研究毛囊组织中MC的增殖、分化和定向迁移对白癜风的治疗可能会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本研究也提示白癜风白斑复色区MC有可能来自于白斑区边缘正常MC的活化、增殖和迁移。因此,对白斑边缘MC的活化和迁移也应加以重视研究。5)复色区MC细胞形态异常,可能是胞浆中异常高水平表达的TRP-1作用于MC,使得细胞氧化应急能力降低,MC趋向结构脆弱和早期死亡的结果;提示通过降低MC胞浆内异常高水平表达的TRP-1,使其表达回复正常可能有助于白癜风白斑区色素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