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分类与发育能力的关系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torm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 GV)染色质最初是不凝集的,随着卵母细胞生长,染色质会凝集成不同的构型。生发泡染色质构型与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相关。然而,过去报导的卵母细胞生发泡染色质构型分类标准不统一,并且不能很好地与卵母细胞发育能力联系起来。因此,亟需建立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分类标准,进而明确其与发育能力的关系。此外,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可进入食物链引起健康问题,因此研究其对卵母细胞的毒性作用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生殖都具有重要意义。体内和体外ZEN暴露都损伤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但其作用机理并不清楚。
  本研究目的是对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进行分类,探究ZEN对染色质构型的影响。从GV期染色质构型角度探索其影响卵母细胞质量的潜在机制,深入研究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与发育能力的关系。首先,本研究利用改进的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卵母细胞核仁和染色质的Hoechst33342染色方法,将猪和小鼠GV期卵母细胞按照染色质围绕核仁凝集程度和在核质中的分布情况分为8种构型。然后比较大小卵泡、健康与闭锁、卵巢运输与保存和不同培养基的染色质构型分布确定各构型的发育能力。最后,通过小鼠ZEN体内暴露模型,利用免疫荧光染色、一步法RT-qPCR等方法,探究ZEN对染色质构型和基因转录的影响,进一步了解ZEN损伤卵母细胞的机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猪和小鼠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分类为8种类型:不包围核仁型(NSN)、包围核仁型(SN)、部分NSN(pNSN)和部分SN(pSN)、提前凝集的NSN(cNSN)、pNSN(cpNSN)、pSN(cpSN)、早期终变期(ED)。
  2、来源于1-2mm健康卵泡的NSN构型猪卵母细胞在199培养基中经历pNSN、pSN、cpSN到ED的连续转变过程;来源于3-6mm健康卵泡卵母细胞在199培养基中培养时,SN构型卵母细胞染色质发生重新去凝集,形成RDC构型,用Roscovitine抑制GVBD后增加RDC构型的卵母细胞比例。
  3、在不利条件下,例如卵泡闭锁、卵巢长时间保存或者在成分简单的MEM培养基中成熟培养,卵母细胞染色质会发生提前凝集,形成cNSN、cpNSN和cpSN构型。
  4、所有的NSN和pNSN以及部分pSN和RDC构型卵母细胞进行活跃的基因转录,cNSN、cpNSN和cpSN构型卵母细胞无一表现出转录活动。
  5、体外成熟和胚胎培养表明,SN和pSN构型卵母细胞比NSN和pNSN构型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强;cpSN型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强于cNSN和cpNSN构型卵母细胞;只有RDC构型的卵母细胞能发育成囊胚。
  6、猪COCs体外成熟期间添加ZEN导致猪卵母细胞NSN构型提前凝集为cNSN构型,卵母细胞的成熟率降低。体内ZEN暴露也降低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胎4-细胞和囊胚比例,表明ZEN通过影响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影响发育能力。
  7、小鼠体内ZEN暴露破坏MI期卵母细胞纺锤体组装,引起MII期卵母细胞染色体非整倍性的比例增加,ZEN通过破坏纺锤体组装影响卵母细胞染色体分离。
  8、小鼠体内ZEN暴露升高卵母细胞的H2O2水平,同时降低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GSH/GSSG比值。
  9、小鼠体内ZEN暴露引起卵母细胞生长过程中NSN、pNSN和pSN构型卵母细胞染色质提前凝集,形成cNSN、cpNSN和cpSN构型。
  10、体内ZEN暴露降低卵母细胞整体转录活性,进而导致GV期卵母细胞内与发育能力、纺锤体组装、抗氧化和抗凋亡相关的基因Mater、Oct4、Plk1、Aurka、Cat、Nrf2及Bcl2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与氧化还原和促凋亡基因Gpx1、Gsr、Sod2和Bax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
  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比起以往所报道的分类方法,我们新的染色质构型分类方法更为紧密地将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与发育能力联系起来。ZEN暴露通过影响染色质构型进而影响基因表达来降低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其他文献
矿产资源的开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诸如土壤、地下水及大气等污染现象。金属矿山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通常金属矿山的开采伴随着多种元素的污染,其污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伴生元素的影响,如钼矿开采过程中伴生元素Cd、Pb、Cu、Zn容易造成污染,因此尽快开展伴生元素的污染状况调查及评价影响,以及主要污染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及污染机理等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
学位
干旱和肥料利用率低是农业发展中的两个关键制约因素,保水剂和控释肥是改善干旱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两个有效措施。以保水剂性能研究着手,采用市售保水剂进行了月季试验,发现实际使用中市售保水剂易受土壤溶液中盐浓度的影响,由此通过提高保水剂在盐溶液中的吸水性和施用控释肥降低土壤溶液盐浓度两个角度开展研究,合成了新型改性淀粉保水剂并在模拟和实际施用中配施控释肥进行了作用机理的探讨,并研究了新型复合包膜保水控释肥
学位
目前,土壤盐碱化是影响全世界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之一,造成土地资源退化致使可利用耕地资源减少。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吉林省松嫩平原又是世界三大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合理改良和开发盐碱土对农业可持续生产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施用硫酸铝(0kg/hm2, 300kg/hm2,500kg/hm2,900kg/hm2,1400kg/hm2)
苹果树腐烂病(Valsa canker of apple)为苹果毁灭性病害,素有“苹果树癌症”之称。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树体缺钾是苹果树发生腐烂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拟在此基础上,开展钾元素增强苹果树体抗病机理研究。主要通过对不同钾水平的苹果愈伤组织茉莉酸甲酯(MEJA)含量的检测、钾元素对体内MEJA含量的影响、MEJA处理对相关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和对抗性相关次生代谢产物表达的影响等进行研究
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是我国苹果炭疽叶枯病的优势病原菌。苹果炭疽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叶片快速失水枯焦脱落;也能感染果实,引起果面产生坏死斑点甚至提前脱落。近十年我国苹果产区大面积流行,使得国内苹果种植业遭受了巨额经济损失。  小分泌蛋白在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病菌-植物互作的关键因子。本实验室前期从果生炭疽菌基因组中鉴定出4个小分泌蛋白,其
食蚜蝇(双翅目:食蚜蝇总科)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经济昆虫,大约1/3种类的幼虫捕食蚜虫等害虫。同时,其成虫大多具有访花的习性,是继蜜蜂之外的第二大类传粉昆虫。国外研究已表明多数食蚜蝇尤其是捕食性食蚜蝇具有远距离迁飞性,且迁飞对传粉和生防功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我国常见种类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De Geer)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空测报灯系统监测了渤海湾跨海迁飞
学位
培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是防治作物害虫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通过转抗虫基因培育抗虫品种是重要方法之一.此项工作中需要对转基因植物进行鉴定和筛选,因此发展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该研究以检测目前抗虫转基因育种中研究最多、获得成效最大的转Bt抗虫基因的表达产物(杀虫蛋白)为检测目标.为此研究了影响抗原和抗体制备的主要因素,制备出灵敏度高的特异抗体,在此基础上开展检测方法研究,掌握影响检测
家蚕因能吐丝结茧而被列为重要的经济昆虫。蚕丝是一种天然的动物蛋白质纤维,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就开始利用蚕丝制作纺织服饰。自古以来,蚕丝制品以其华丽的外观、优雅的光泽、舒适的体感而被大众喜爱。近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发现蚕丝还具有可控的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强的可塑性等优点,开启了蚕丝在生物医学材料、药物缓释载体、生物传感器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广阔应用空间。蚕丝独特的蛋白成分及成纤维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