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量子纠缠态制备与光量子计算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t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内容为如何制备多光子纠缠态和利用这些量子资源实现量子计算,对制备的量子纠缠态的纠缠性质做测量和分类,利用自检测手段来对量子态进行纠缠性质验证。多粒子纠缠资源是量子信息处理中最关键的资源,在量子物理学中,制备粒子数更多的多粒子纠缠态一直都是最受人瞩目和最吸引人的研究方向,在本文中,我们在实验上设计了基于自发参量下转换的超高亮度的纠缠光源,并且成功地完成了十光子纠缠态的制备,这是迄今为止最多光子数的量子纠缠态。这为未来实现更加复杂的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存储提供了关键的助力。在量子计算上,掌握制备多光子纠缠态的技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在拥有这个能力之后,我们可以将量子算法应用于制备的光量子比特上实现量子加速。在本文中我们利用制备的四光子纠缠态实现了量子机器学习,这是世界上首次基于量子纠缠的机器学习。我们将多维向量信息编码在光量子比特的极化自由度上,再通过对一个辅助量子比特的投影测量来得到机器学习结果,由此我们实现了基于纠缠的量子机器学习。由于在信息编码上利用了量子纠缠性质和量子叠加态性质,在处理特定问题上,与经典计算机相比可以实现指数级的量子加速。当制备了多粒子纠缠态以后,我们往往还想了解这些态的纠缠性质,于是就需要利用量子层析技术,然而这一技术在粒子数达到一定规模后变得非常困难,在本文中我们引入了 Concurrence纠缠度量理论,利用嵌入式量子模拟器将原来的纠缠态进行扩展,将随时间演化的纠缠态中不可直接测量的非可观察量,通过一个辅助光量子比特转化成可观察量,再通过泡利矩阵测量操作将其读取出来,从而大大简化了整个测量过程,这一方法还可以推广到针对更多量子比特的纠缠态的研究中。多光子纠缠态有很多种类,例如W类和GHZ类,我们在研究纠缠态的纠缠性质时,往往需要对其做纠缠分类,在本文中首次将纠缠多面体的概念和纠缠态蒸馏的概念结合起来,通过对单个光子的状态进行测量,然后利用这个测量结果进行反馈量子控制实现纠缠蒸馏操作,我们从获取的迭代的蒸馏结果中实现对不同的纠缠进行唯一的分类。量子自检测是一种证明量子态和量子测量的方法,它仅使用输入-输出统计数据,对量子设备的假设最小,具有独立于设备的特点。然而,由于对可容忍噪声的高要求,实验自检测仅限于双光子系统。在这里,我们成功演示了第一个针对于多粒子纠缠态的具有鲁棒性的自检测方案。在实验中,我们制备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四光子图态,分别是保真度为0.957(2)的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态和保真度为0.945(2)的线性簇态。基于观察到的输入输出统计量,我们证明了真正的四光子纠缠,并进一步以一种与器件无关的方式估计了它们在现实噪声下的纠缠质量。
其他文献
背景: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十分有限。糖尿病性心肌病,是由于由糖尿病引起相关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失调,导致氧化应激加剧和多种炎症通路激活,这些通路介导细胞和细胞外损伤、病理性心脏重塑以及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最近,对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cGAMP)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物通路(cGAS-STING通路)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热点。最初,对
背景:尽管通过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接种和筛查几乎可以完全预防宫颈癌,但宫颈癌仍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高达世界总数的1/4,,其死亡率高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并且年轻化趋势明显。随病情发展晚期宫颈癌五年生存率不足20%。尽管早期宫颈癌经过手术联合辅助治疗(化疗、放疗或两者结合)已取得满意的局部控制率,
近年来,有机发光晶体材料凭借结构简单,易修饰等特点备受瞩目,成为了制备微电子产品的理想材料。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显示和照明设备中,已经逐渐普及到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柔性电子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大,然而,传统的有机材料难以适应外力的作用,难以直接应用于柔性产品的制备和生产,而近年来开发的有机柔性材料则在一定程度
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在电子,光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不凡的研究价值。迄今为止,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在新型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大量隶属于不同材料体系的二维材料被不同的实验手段制备合成。但是,由于二维材料复杂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动力学机制,低成本、快速、形貌高可控地大面积制备高质量的二维材料和二维材料异质结仍面临许多挑战。首先是二维材料生长过程中复杂的反应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大多数的有毒有害气体,敏感材料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开发出高性能的敏感材料对气体传感器的发展尤为关键。氧化镍(NiO)是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其表面存在大量的化学吸附氧,有利于设计出具有抗干扰和快速响应恢复能力的气体传感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p型半导体特殊的传导方式,导致NiO基传感器气敏响应值普遍很低,限制了它们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电和酸性电催化水裂解制氢被认为是向清洁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但这两项技术的普及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差且含毒性Pb,酸性电催化水裂解阳极端产氧反应所用二氧化铱(Ir O2)催化剂中贵金属Ir含量高,且活性仍不理想。因此,需要进一步理解影响它们各自性能的因素和发展新型技术用替代材料。在众多技术用新材料中,钙钛矿型材料得益于其组成、结构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具有许
研究背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即使在再灌注治疗的时代也是如此。大多数STEMI事件可归因于斑块破裂、斑块侵蚀或钙化结节,它们是不同形态的AS病变。STEMI后心肌坏死将伴随大量固有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的快速聚集。这些细胞是炎症反应的关键介质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升级与系统架构的演进,为了同时满足数据流量的增长与业务场景的多样化需求,广域连续的覆盖保障与稳定的服务支撑变得愈发重要。面对飞速扩张的用户数量与业务需求,传统的网络规划与优化手段效率降低,因为没有进行精细的无线网络规划工作,而导致后续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众多问题而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迫切需要更加高效和智能的规划优化方法来满足用户与运营商的需求。本文结合数据挖掘技术与机器
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物理学、统计学、光学成像等学科的持续发展,使科学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工具来研究大脑这个复杂系统。鉴于大脑的复杂性、自适应和可塑性,彻底理解大脑的工作方式和人类认知与意识的产生机制离不开跨学科的广泛合作。实际上,计算机科学为诸多研究问题如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计算模型和算法支持,是交叉学科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将计算技术应用于对大脑这个复
近年来,近场三维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安检、雷达散射截面积测量等领域得到应用,这对近场三维SAR成像的分辨率、成像效率以及目标提取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线性调频信号是一种经典的SAR成像系统发射信号,然而该信号容易受到射频系统性能的限制。其距离向分辨率容易受到信号宽带限制。有学者研究了由多个宽带子脉冲构成的步进线性调频信号,并通过宽带合成方法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