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VB-T2系统的BICM-ID的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07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VB-T2标准是在DVB-T(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的基础上提出的,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弥补了DVB-T标准中的不足。其采用的纠错编码方式为LDPC码,这是一种最接近香农限的编码方式之一。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BICM-ID)技术不管在高斯信道下还是在衰落信道下都可以具有接近香农限的优异性能。所以研究基于DVB-T2系统的LDPC-BICM-ID技术的性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文重点研究了LDPC-BICM-ID技术对DVB-T2系统性能的影响。首先,简要介绍了DVB-T2系统的物理层下行模型和信号的处理流程,重点介绍了其中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模块的各个子模块的原理,并给出了系统框图。其次,介绍了BICM-ID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接收端的迭代译码算法,本文重点介绍了解调器的Max-Log-MAP算法和译码器的BP译码算法。最后,将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技术应用到了DVB-T2系统中,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给出了迭代次数、LDPC码长及码率、星座映射方式、交织器以及星座旋转对LDPC-BICM-ID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提高LDPC-BICM-ID系统性能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将越来越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进行传播。这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使得他们接触到某一类带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协作通信技术( CC :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它既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空间分集技术,也不同于以往的无线中继技术,而是目的终端借助
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使视频数据得到更有效的压缩,但是相应的计算复杂度也不断增加,同时现今视频内容分辨率越来越高,这造成解码视频压缩码流所需的计算量与存储空间很大。视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其重要性己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它能够利用积累的历史数据,通过建立和分析数学模型的方法找出隐藏的业务规律。客户流失分析
语音是信息时代重要的信息交互手段。随着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通信中语音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语音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个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星基导航定位系统。GPS相对定位是为提高定位精度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了差分GPS技术(DGPS)。这在很大程度
P2P系统把工作分散到不同的终端来完成,从而充分利用了各个终端的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带宽等资源。与C/S网络相比,P2P的分布式与非中心化在对等计算、协同工作、文件共享、流媒
传统的信息获取技术,如QA技术、互联网搜索技术对互联网中的信息获取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但是在寻求对具体问题的解答时,它们往往难以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在本文中,我们提出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针对自己公司的业务创建相应的信息系统,许多公司甚至要建立多个信息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软件开发者如何高效快速的开发出客
多媒体大家庭中,文档(包括文本、PDF文件、乐谱等)是一类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的媒体。并且越来越多的文档资料将通过网络来传播。这些文档一旦被恶意篡改,造成的损失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