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SiCBL4和SiCIPK24基因克隆和功能鉴定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抗旱,耐贫瘠,适应性广等特点。盐害、干旱等非生物逆境严重制约谷子的产量和品质。CBL蛋白(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是植物中所特有的一类Ca2+感受器,CBL与其互作的蛋白激酶CIPK(CBL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构成CBL-CIPK信号系统,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谷子SiCBL4、SiCIPK24两个基因对盐、干旱、高温、低温、氧化胁迫和ABA等逆境胁迫的响应情况。发现谷子SiCBL4和SiCIPK24响应盐、干旱、ABA等多种逆境胁迫;通过进化树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SiCBL4和SiCIPK24与拟南芥、水稻、玉米中SOS途径中的SOS3、SOS2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SiCBL4在幼嫩叶片中表达量最高,SiCIPK24在根、茎、幼叶、成熟叶、穗子等组织中都有表达。在谷子原生质体中亚细胞定位显示SiCBL4定位于细胞膜上,SiCIPK24定位于细胞质中。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和酵母双杂交实验(Y2H)进行体内体外互作验证,表明SiCBL4和SiCIPK24能够互作,并且在原生质体中的BiFC结果显示,SiCIPK24与SiCBL4互作后定位于细胞膜上。此外我们在拟南芥中对SiCBL4和SiCIPK24功能进行了研究。将SiCBL4和SiCIPK24基因过表达载体分别转入突变体(sos3、sos2-1)和野生型拟南芥中,发现SiCBL4和SiCIPK24与拟南芥中的AtCBL4(SOS3)和AtCIPK24(SOS2-1)功能相近。随后利用点突变的方法证明了SiCBL4蛋白N-端的豆蔻酰化位点对SiCBL4的功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豆蔻酰化位点突变后,影响其亚细胞定位和盐胁迫条件下的信号转导。最后,利用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和双分子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出一个间接负调控SiCBL4的WRKY转录因子SiWRKY17。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BiFC和Y2H,转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出SiCBL4-SiCIPK24响应盐胁信号途径,并分析了SiCBL4启动子序列,鉴定出间接负调控SiCBL4的转录因子SiWRKY17。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进行谷子抗逆机理及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市场对高电容性能超级电容器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炭材料种类丰富、比表面积大、制备简单、价格低廉,使其可作为一种优质的电容材料
伴随着城市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很多学者都在致力于交通控制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多种控制方法。由于交通的复杂性,对于控制结果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转移的发生往往是肿瘤难治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肝脏是最常受各种转移性肿瘤侵袭的器官,与肝脏的组成结构和供血特性有关,而且肝内的转移瘤
锌对于维持生物的生命具有很多重要的生化功能,所以维持细胞内锌的平衡对于微生物的生长有很重要的作用,而锌应答的调控蛋白Zur(Zinc Uptake Regulator)则主要调节细胞内锌离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现有的传统司法纠纷处理系统没有办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其数据繁杂,且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以往的大量有效数据堆积,不能对未来的司法纠纷处理以及政府的决策问题产生正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通过技术手段将埋藏于海量数据当中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从繁杂冗余的信息中分离出来,具体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民众纠纷问题,以实现社会问题的深度挖掘。同时,本文运用可视分析技术,将上述数据以交互式可视
随着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政策的持续实施,汽车关键部件的绿色制造和智能化生产成为发展主流。CVT带轮轴作为重要的变速器核心零件,如何实现高效精密成形是亟需解决的课题。现有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关键酶,编码该酶小亚基的RBCS基因在植物基因组中以多基因家族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开展和城市化的深入推动,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依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产出35亿吨以上的建筑垃圾。露天堆放或者填埋是当前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方法,简
在现代大学校园里,虽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非正式学习空间,但教室等正式学习空间仍然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当知识生产模式从Ⅰ型向Ⅱ型、Ⅲ型演进时,学习空间作为知识生产、传播的条件需要作出相应的变革。《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连续六年强调“重新设计学习空间”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学习空间必然要经历变革,理论上学习空间应该进行怎样的变革?实际上学习空间在经历怎样的变革呢?本研究以一所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省
淡水鱼内脏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以淡水鱼内脏为原料,首先对淡水鱼内脏进行鱼油的提取及精炼,并对得到的粗提鱼油和精炼鱼油进行感官及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