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矿山的开采和冶炼,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使用,污水灌溉以及污泥施肥等,造成大量污染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土壤环境,引起了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其中重金属铅污染就极为严重,己成为当今世界倍受关注的一类公害。本文选择海南岛典型的地带性土壤——砖红壤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考察、系统采样、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等方法、手段,对海南岛砖红壤中重金属Pb的含量、分布、以及对木麻黄等植物的有效性、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海南岛砖红壤中Pb的含量范围为1.73~445.18μg/g,平均值为39.99μg/g,高于其土壤背景值(19.69μg/g)。海南岛砖红壤中Pb可溶态含量范围为0.19~18.95μg/g,均值为3.60μg/g;可溶态百分比范围为1.26~35.85%,均值为8.60%。(2)Pb在不同母质砖红壤中的平均含量差异较大,由大到小的排序是:花岗岩砖红壤(46.51μg/g)>砂页岩砖红壤(43.92μg/g)>砂泥岩砖红壤(31.38μg/g)>浅海砖红壤(26.24μg/g)>玄武岩砖红壤(19.39μg/g)。不同母质砖红壤中Pb可溶态平均含量的分异情况为:玄武岩砖红壤(6.41μg/g)>砂页岩砖红壤(3.85μg/g)>花岗岩砖红壤(3.78μg/g)>砂泥岩砖红壤(3.52μg/g)>浅海砖红壤(1.33μg/g)。(3)在水平空间上,研究区砖红壤中重金属Pb平均含量分异规律为:低山丘陵(55.69μg/g)>中部山地(49.78μg/g)>台地平原(30.05μg/g)。砖红壤中Pb可溶态平均含量分异规律为:低山丘陵(4.94μg/g)>中部山地(4.26μg/g)>台地平原(2.43μg/g),与其在不同地貌单元区的平均含量分布规律一致。(4)在垂直空间上,在砂页岩砖红壤中,各发生层重金属Pb平均含量的分异规律是C层(55.31μg/g)>B层(44.86μg/g)>A层(35.12μg/g),富集于母质层;可溶性Pb在砂页岩砖红壤和砂泥岩砖红壤里都是C层最高,B层次之,A层最低。在玄武岩砖红壤中,重金属Pb是A层(25.45μg/g)>B层(18.76μg/g)>C层(13.90μg/g),富集于淋溶层;可溶性Pb是A层(8.83μg/g)>B层(6.97μg/g)>C层(0.47μg/g)。在浅海砖红壤中,重金属Pb平均含量是B层(31.00μg/g)>A层(20.99μg/g);可溶性Pb是B层(1.36μg/g)>A层(1.30μg/g)。在砂泥岩砖红壤和花岗岩砖红壤中,重金属Pb都是B层最高,C层次之,A层最低;在花岗岩砖红壤中,可溶性Pb平均含量的分异规律是B层(3.94μg/g)>A层(3.93μg/g)>C层(3.44μg/g)。(5)Pb在海南岛滨海沙土地区木麻黄中根、枝、叶的平均含量分布规律是:木麻黄叶(7.60μg/g)>木麻黄枝(5.11μg/g)>木麻黄根(4.85μg/g),Pb在木麻黄植株中主要富集于其叶中,枝和根则相对较少。(6)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相比,样点中只有低山丘陵中的定安岭口镇东、东方中沙镇、昌江叉河(92.88μg/g、120.86μg/g),中部山地中的五指山度假山寨、白沙细水镇、琼中和平镇东等7个样点超过国家标准中的临界值,其他样点值都低于国家标准中的临界值。(7)应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的结果是:只有低山丘陵中的定安岭口镇东,东方中沙镇,昌江叉河(Pi=1.16、Pi=1.51)和中部山地中的五指山度假山寨,白沙细水镇,琼中和平镇东等7个样点表现为轻度污染,占总样点的6.73%;其余各样点均无污染,占总样点的93.27﹪,清洁度很高。(8)应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的结果是:无污染样点有48个,占总样点的46.15%;琼海加积等46个样点表现为轻-中度污染,乐东乐光农场等8个样点表现为中度污染,定安岭口镇东、昌江叉河2个样点表现为中度-强污染;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Pb污染比较普遍,受污染比例达到了53.85%,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各地污染情况开展重金属铅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