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肠道共生细菌的分离、转化及定殖能力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lul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生细菌在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抵抗病原菌和解毒有害物质等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具有蔓延快、危害重、难防治的特点。此前有关稻水象甲体内共生细菌的研究表明,其肠道细菌群落的多样性较低,Pantoea和Wolbachia是主要种类。本研究基于体外培养和细菌16SrRNA序列的扩增和分析,对稻水象甲3个地理种群成虫肠道中的细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将pZeoDsRed质粒转入到细菌中,并初步研究了转化株在稻水象甲成虫肠道内的定殖情况。结果如下:对山西原平、云南寻甸和湖南湘乡3个不同地理种群的稻水象甲的肠道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出同属于芽孢杆菌纲的两种细菌即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其中,B. cereus已被发现存在于多种昆虫的肠道中,在稻水象甲中为首次分离到;E. ludwigii则至今尚未在昆虫中有过类似报道。对分离到的B. cereus和E. ludwigii及此前分离到的稻水象甲另一种肠道细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进行了拟转化,成功地将pZeoDsRed质粒转入这3种细菌中,获得了具有抗氨苄青霉素和博莱霉素能力的重组细菌。此结果说明稻水象甲肠道中的一些细菌能被成功转化,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令稻水象甲成虫分别取食经上述3种细菌转化株涂抹处理过的水稻叶片,观察了转化株在肠道内的定殖情况,发现这三者均能在肠道内至少定殖7天,数量均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稻水象甲肠道细菌的功能、与其他肠道细菌间的互作关系、研发基于抑制肠道细菌功能的稻水象甲生物防治新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一、特高压行业概况rn(一)特高压发展历程rn(1)2006~2008年,实验探索阶段.rn(2)2011~2013年,第一轮发展高峰阶段.rn(3)2014~2016年,第二轮发展高峰阶段.2014~2015年,能源局集中批
期刊
对采自北京、沈阳和新疆的67个葡萄样品,辽宁和新疆的5个苹果样品,北京的11个锦紫苏样品进行RNA抽提,斑点杂交、正反向电泳和RT-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1)葡萄样品中,采自沈
一、 跨区送电量持续增长rn近年来,中国电力生产和电力消耗量不断增长,火力发电占比达70%以上,同时,由于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能源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然而电力消费集中在
期刊
一、2020年全球储能市场抽水蓄能仍占主导地位rn(1)储能技术分类概况rn根据能量存储方式的不同,储能技术主要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等三大类.总体来看,机械储能
期刊
苜蓿草(Medicago sativa)是一种多年生豆科有花植物,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种植,是一种优良的饲草,苏丹气候适宜苜蓿草生长。本研究应苏丹向我国出口苜蓿草的申请,按照中国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