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全新世早期环境变化与文化响应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qads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新世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时期,它记录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这一时期世界古文化和古文明空前发展,但全新世早期,人类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生活高度依赖自然环境,气候变化是人类早期文明孕育、繁荣、衰落的重要影响因素。浙江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河网密布,植被茂盛,深受海平面波动影响,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较为敏感的地带。浙江省全新世早期有着丰富的新石器考古遗存,为华夏文明的孕育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至今发掘的有上山文化、小黄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它们的诞生、发展和衰落,都是在当时全球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浙江省全新世沉积类型主要有海积类型、冲积-海积类型、冲、洪积类型和湖沼类型四种,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和山谷盆地地区,在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分布范围最广。全新世早期的沉积以陆相沉积为主,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沿海地区受到海水影响越来越大,沉积环境由陆相沉积逐渐向海相沉积过渡。河口湾地区逐渐形成冲积-海积沉积类型。一些河流湖沼平原逐渐转变为低盐沼泽环境,形成湖沼相沉积。在内陆地区,由于流水侵蚀下切作用的减弱,沉积物以冲、洪积类型为主。全新世早期考古文化遗址主要集中在浦阳江流域和曹娥江流域。通过对浙北杭嘉湖平原与浙西中山丘陵交界处北湖桥钻孔(简称BHQ,总长18.8m)下段(18.35-8.75m)的沉积特征分析表明,全新世早期以湖沼类型沉积为主。在钻孔粒度、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在相邻地区的孢粉研究成果,将全新世早期分为三段:‘(1)全新世早期逐渐暖湿的环境:本段位于BHQ钻孔18.35~17.0m,粒径较细,颗粒分布集中,分选性较差,偏度为近似对称分布。K2O、Fe2O3、Cu、V和Rb的含量在整段中都比较高,Na2O、CaO和Sr含量较低,反映了本段粘土矿物增加、水分充足、植被发育。CIA曲线与Rb/Sr在整段中呈现为高值,SiO2/Al2O3较低,反映本段气候条件温暖湿润,风化程度较强。(2)全新世早期的低温干燥环境:本段位于BHQ钻孔17.0~13.0m,在17m附近各指标发生了突变,颗粒比第一段要粗,分选较差,偏度变化较大,沉积环境不是很稳定。K2O、Fe2O3、Cu、V和Rb的含量突降后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CaO和Sr含量较高,Rb/Sr曲线值较低,SiO2/Al2O3较高且较为稳定,显示较弱的风化作用,15m附近出现沉积物颗粒变细,风化作用加强的波动,反映干冷的环境事件中存在小幅的暖湿波动。(3)低温事件后逐渐回暖的环境:本段位于BHQ钻孔13.0~8.75m,沉积物中发育有微层理的深灰色泥炭,整段粒级较第二段明显变细,分选性自下向上逐渐变好。K2O、Fe2O3、Cu、V和Rb的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CaO和Sr的含量呈现逐级减少的趋势,反映气候条件逐渐转向温暖湿润。其中13.0~11.0m之间变化速率较快,说明降温事件之后气温在一定时期内快速回升,之后回升速率有所减缓。浙江省全新世早期古文明的诞生、发展和衰落与当时环境背景密切相关,气候环境演变与人类文化演进有着很好的耦合关系。全新世早期逐渐变暖的气候使得浙中山谷盆地、丘陵地区适宜人类生存发展,促进了浦阳江流域上山文化和曹娥江流域的小黄山文化的兴起发展,先民生存方式以采集为主,并出现原始稻作农业,而全新世早期的降温事件导致先民不能在浦阳江上游河谷盆地地区进行水稻种植和狩猎采集,上山地区居民被迫向下游迁移。降温事件后气候更加温暖湿润,浦阳江下游河口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先民不断迁移到此地,具有海洋性质的跨湖桥文明兴盛起来,先民的生产活动包括渔猎、采集,并开始种植水稻,在生产工具的应用,制陶工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的升高威胁到跨湖桥地区生态环境,影响跨湖桥文明的发展。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正在被各地大力开发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但近些年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很多地方和政府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盲目
基于TIMESAT3.2平台对获得的柴达木盆地2000—2015年的MODIS NDVI数据资料进行拟合,用动态阈值法提取盆地植被的返青期、枯黄期以及生长季长度3个主要物候参数,分别分析了柴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多数研究集中于从改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与寻求导致经济差异的原因入手,但是空间尺度的
本文作者认为宜居城市就是适宜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城市。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建设一个适合居民居住的城市,是大众和专家学者关心的一个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到了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城市用地规模将会迅速扩张,城市用地评价问题日益提到日程上。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集约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室内移动位置服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室内地图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室内地图数据更新模式已经无法对室内地图的变化信息做到及时更新,这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