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力特性的甲板平台吊装方案设计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olan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模块化建造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大量使用,新的吊装构件形式日趋复杂、构件重量及尺寸不断增大,因此,制定合理的吊装方案、确保吊装施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吊装施工过程中由于吊装体系缺乏足够的约束,任一微小的外部激励力都可能会诱发吊索-吊物系统产生摆动或振动,它不仅给吊物的精确安装就位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也影响到吊装作业的安全。因此,在制定吊装方案时有必要对吊装体系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构体系的自振频率和振型不仅仅是结构的动力特任参数,而且是结构本身最基本的固有特征参数。频率的大小反映了结构自身绝对刚度和质量的分布情况,振型的顺序则反映了结构体系相对刚度和质量的分布情况。与反映结构体系细部受力特征的应力、应变等参数相比,动力特征参数能更好地从宏观上反映结构整体和局部的质量和刚度分布状况,更适合用于指导复杂结构体系吊装方案的设计。有鉴于此,本文创新性地进行了“基于动力特性的甲板平台吊装方案设计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具体成果表现表现如下:1)指出利用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参数指导构件吊装方案的设计是可行的,并且避开了以往对吊装体系进行静力和稳定性分析时做出的假设,使得计算结果更具有说服力;2)通过对吊装体系动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吊点的位置是影响其动力性能最显著的参数,在制定吊装方案时应予以重视;此外,增大钢丝绳截面面积、减小钢丝绳长度、保持吊车吊臂及钢丝绳长度相等对构件的吊装是有利的;制定吊装方案时,钢丝绳最佳倾角范围应为45°~60°;3)将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某镍矿模块甲板平台吊装方案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原有吊装方案存在的不足,进而对吊绳的长度、吊点的布置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并指出了吊装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本文对甲板平台吊装体系的动力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同样也适用于其它结构的吊装分析。
其他文献
点支式玻璃幕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发出来的,由玻璃、金属连接件、支承结构和密封材料有机组成的一种新型幕墙结构安装体系,在其整个使用寿命期内主要是承受大小和方向随机变
钢筋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是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是偏重在试验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现行的规范已对双向受弯构件正截面
本文以洞庭湖地区淤泥质土为原材料,利用水泥加固软土技术原理,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了满足工程需要的水泥土施工参数,为工程实践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有:1、通过水泥土
在地下工程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因素,造成地下洞室病害数量越来越多。其中衬砌裂损就是常见的洞室病害之一。由于对引起衬砌裂损的机理
近年来冰雪灾害频繁发生,使输电线路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严重大面积冰雪灾害,已导致严重的倒塔断线事故,给国家电网和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输电线路的抗灾减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一种分灾思想提出了输电塔-线体系结构的分灾抗冰设计方法,这一设计方法既能满足输电塔-线体系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又能在发生特大冰雪灾害时最大程度保护输电塔结构主体不发生破坏,降低灾害损失,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商品住宅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如何规范市场,促使房价理性回归是房地产学术界关注的焦
加筋土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但目前大多数应用仍然停留在纯水平的加筋形式上。本文作者的导师张孟喜提出了立体加筋的概念,H-V(水平-竖向)加筋正是立体加筋的一种典型形式,即在原有
学位
土钉支护是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的挡土技术,以其经济、可靠且施工速度快,已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与应用。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土钉的破坏形式主要为拔出破坏,且破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