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垃圾的焚烧和堆肥处理相比,卫生填埋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方法,但填埋场产生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会严重污染环境,并且随填埋龄加长,其氨氮浓度升高,有机物浓度降低,碳氮比严重失衡,给处理带来困难。2008年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对垃圾渗滤液的排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传统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已面临严峻的挑战,展开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由于垃圾渗滤液的复杂性,采用单纯的某一种处理技术很难完全解决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问题,随着新标准的颁布和实施,需对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及新建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的工艺优化组合,寻求高效、经济、节能的物化生化组合工艺,成为近些年来渗滤液处理行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课题在实验室的条件下采用SBR工艺探索了溶解氧对短程硝化的影响及微生物群落变化,为后续处理提供适宜的进水,之后采用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填埋年龄十年以上的陈垃圾为填料构建生物反应器,研究了厌氧氨氧化作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不同运行条件对反应器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并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对生物反应器的出水做了深度处理的探究。希望通过本实验研究为老龄渗滤液污染物的去除提供参考技术。结果表明:(1)在低溶解氧(0.2~0.5mg/L)条件下,SBR可以获得较高的短程硝化效率,反应17h后,SBR内亚硝氮/氨氮为1.05,氨氮负荷可达1.5kg/(kgMLSS-d),出水可以满足后续厌氧氨氧化处理的要求,污泥变性梯度凝胶(DGGE)图谱中分析表明,SBR微生物群落结构中主要优势种有Uncultured Bacteroidetes bacterium, uncultured Thermus/Deinococcus group bacterium和ncultured Candidatus Amoebophilus sp等。随着溶解氧含量的升高,S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有所升高,但溶解氧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有限。(2)陈垃圾的厌氧氨氧化实验表明,在总氮负荷为0.74g/kg(vs).d~1.35g/kg(vs).d时,总氮的去除率在80%以上,提高总氮负荷,总氮的去除效果略有下降;不同运行条件表明进水方式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运行影响较大,在淹没式的情况下,反应器对无机氮的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52.2%,半淹末式总氮去除效果次之,为35.7%,敞开式的总氮去除率为21.1%,说明淹没式反应器有利于氮污染物的去除。(3)对经过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处理的出水进行光催化氧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COD含量为500-600mg/L时,不同浓度的TiO2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当Ti02浓度为1mg/L时,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处理效果最好,COD的去除率为42.7%;当TiO2和BiOBr浓度为0.5mg/L时,TiO2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略强于BiOBr。本研究表明,通过S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和光催化氧化的组合工艺对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渗滤液中氨氮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得到有效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