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蔬菜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广大地区严重发生,由于缺乏有效的非化学防控技术和产品,该病害的防治基本完全依赖于化学杀线剂。随着人们安全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定点监测和调查明确北京地区蔬菜根结线虫周年消长动态和寄主敏感性,通过分子鉴定明确病原优势种;以代表性的常用杀线剂为对照,通过毒力测定和田间实验,探索竹醋液和辣根素两种植物源熏蒸剂的杀线活性,探索玉米鲜秸秆和鲜牛粪两种生物质材料对耕作层土壤温度的影响和杀线效果;在此基础上,将竹醋液和辣根素分别结合鲜玉米秸秆及牛粪,进行闷棚处理,明确土壤生物熏蒸对根结线虫及其病害、寄主植物及其产品、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北京地区蔬菜病原根结线虫的优势种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每年有春秋两次发病高峰,主产7个科的15种蔬菜中有14种对南方根结线虫中度至极度敏感。2、竹醋液和辣根素对南方根结线虫有良好的杀灭活性。二者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0035μg/mL、1.32E-05μg/mL,分别低于对照化学杀线剂噻唑膦和氯化苦;田间对二龄幼虫和病指的防效分别为34.62%、62.23%和42.64%、72.39%,几乎与对照药剂相当。3、玉米鲜秸秆闷棚处理可提高耕作层温度,一定程度上用量越大效果越明显。当用量8000kg/400m2时,可使30cm深度内土壤平均增温6.88℃,55℃以上的二龄幼虫致死温度出现比率由0增加到0.95%;对二龄幼虫、病情指数和病株率的防效分别高达90.94%、97.19%、79.5%;增产57.11%。4、两种植物源熏蒸剂结合生物质材料进行的生物熏蒸处理,综合效果优于氯化苦对照,显著优于空白对照。二者对二龄幼虫密度、根部病指和病株率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8.87%、92.47%、90.78%和96.38%、88.7%、85.87%;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有机质、硝态氮含量分别平均增加27.5%、43.21%和20.78%、39.13%;植株各项生物学指标不同程度增加,总体产量分别增加32.26%和26.78%;产品营养价值得到改善,尤其是粗纤维含量分别下降23.89%和19.04%。5、根结线虫病情和植株生物学性状与多项土壤理化因子密切相关。二龄幼虫,与有机质负相关(R值0.987);病情指数与全盐正相关(R值0.417),与有机质、硝态氮、土壤温度负相关(R值0.998、0.689、0.899);病株率与全盐正相关(R值0.878),与有机质、土壤温度、硝态氮负相关(R值0.978、0.956、0.752);产量,与有机质、土壤温度正相关(R值0.841、0.737),与全盐负相关(R值0.621);还原型Vc与有机质正相关性(R值0.949);粗纤维与有机质负相关(R值0.680)。研究结果将为北京和津冀地区、乃至全国更广泛区域范围内的蔬菜根结线虫病科学防控,提供可行、安全、高效、综合效益显著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