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中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jiquan_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葡聚糖是自然合成的多聚糖,属植物细胞壁中的结构性非淀粉多糖,是以右旋葡萄糖为基本单位,具有线型的空间结构,存在于禾谷类中的糊粉层和胚乳细胞中。β-葡聚糖的结构中含有β-1,3和β-1,4两种糖苷键,前者的存在导致了纤维素分子的不规则排序,使得这些物质在生理、化学特性、水溶性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在低浓度时,β-葡聚糖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增加了溶液的粘度,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则β-葡聚糖分子本身缠成网状结构,引起溶液粘度大大增加,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形成凝胶。β-葡聚糖酶对β-葡聚糖具有重要的水解作用,能使其降解为低分子量片段,失去亲水性和粘性。因此β-葡聚糖酶在食品工业,如制糖工业;发酵工业,如啤酒糖化、啤酒麦芽汁生产等;以及饲料工业中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应用和流通流域存在很大问题:酶活力单位不一致。由于目前广泛采用的测定β-葡聚糖酶活力的方法是DNS(3,5-二硝基水杨酸)法,该方法灵敏度较低,在很多的应用领域用该方法都测不出酶活力;底物要求很高,一般浓度都在1%,造成成本较高,也测不出初速度,并且该方法产生的寡糖摩尔吸光系数不一致,造成酶浓度曲线不成线性。本论文所采用的MBTH(苯丙噻唑酮腙)法不但灵敏度高,底物浓度要求低,而且能进行微量测定,因此将会在饲料、食品、医药、纺织、植物病害防治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建立MBTH法测定β-葡聚糖酶活力的新方法首先对β-葡聚糖底物的配制进行研究;然后研究底物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最后确定了酶催化反应的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的Km值较小,即本实验该试验所用的β-葡聚糖酶和β-葡聚糖亲和力较大,酶活力测定更准确可靠,且可大幅度降低底物浓度,从而节约测定成本;另外MBTH法回收率较好,精密度和灵敏度较高,不存在还原剂的干扰,而且能用于微量酶活力测定。2.对MBTH法、DNS法和S-N法在β-葡聚糖酶活力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别用MBTH法、DNS法、S-N(Somogyi-Nelson)法测定β-葡聚糖酶的酶动力学曲线;然后从检测限、定量限、回收率及精密度等方面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N法操作繁琐、灵敏度较低,DNS法无法测定酶解初速度,且都不能进行微量酶活力测定,MBTH法弥补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且节约成本,因此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3.MBTH法在基质中酶活力测定中的应用研究MBTH法测定基质中β-葡聚糖酶活力。该基质来源于饲料、海参体壁提取液等。饲料溶液的提取:溶解、磁力搅拌、离心等。海参体壁提取液的提取:匀浆、缓冲液浸提、盐析、透析等。4.高通量分析法测定β-葡聚糖酶活力首先用MBTH法与微孔板测定手段相结合的分析法测定还原糖标准曲线;然后建立β-葡聚糖酶浓度标准曲线;最后将其应用于饲料中的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微孔板法较试管法灵敏度稍低,但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曲线的斜率和试管法基本一致;且该方法在饲料酶活力测定中检测限和定量限较低,能进行微量酶活力测定;该方法一次能处理大量的样品,且所需试剂量较少,在实现高通量分析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测定成本。
其他文献
<正>在行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银行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密。—手房业务竞争激烈做业务从源头抓起,所以做一手房业务,肯定要从开发商抓起。但这几年国家开展了多轮调
当今时代,食品是保证一个国家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方面,这也成为国家和公民重视的问题。纵观全局,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曾出现问题,特别是对于速冻食品的供应过程中多次发生
<正> 发展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是科学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研究不同年级学生所处的科学推理发展水平以及性别差异非常重要。本研究选取临汾一所初级中学初中一年级到初中
<正>自Shoemaker等[1]于1988年首先提出围术期理想循环状态的概念,2001年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组[2]提出外科输液应满足的几个目标,围术期的液体治疗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相继
传统的成本性态理论认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属于线性关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成本的边际变化率在业务量的不同变化方向上有着不对称性,即当业务量上升时,成本增加
电力系统是维持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必须,然而,电力系统也是存在巨大危险与威胁的组织。一旦受到雷击,很有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短路等问题。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就会进行
为探讨铝对秋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铝盐(0—100 mmol/L AlCl3)处理后秋茄的各种生理反应,对幼苗的生长、净光合效率、膜脂过氧化作用、游离脯氨酸含量等
介绍了QFN封装器件的优点,指出了QFN器件常见的组装工艺缺陷类型,分析了QFN器件组装工艺缺陷形成的原因,给出了改善这些工艺缺陷的措施,对组装过程中QFN工艺缺陷的分析与解决
燃煤电厂不仅要控制SO2的排放,而且要控制NOx的排放。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并结合其在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台300 MW机组的应用情况,对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