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保守治疗与后路手术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经分析筛选排除(1)既往有慢性腰痛史或腰部手术史者;(2)脊柱骨折部位非T11-L2者;(3)单纯压缩骨折者;(4)AO分型属于B型或C型损伤者;(5)明显骨质疏松者;(6)椎管侵占>50%者;(7)CT显示先天存在椎管狭窄者;(8)合并颅脑损伤以至于影响治疗配合者;(9)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及肿瘤者;(10)各种影像资料不全者,共有74例符合入选要求。将保守治疗组40例归为A组,手术治疗组34例归为B组,手术方式均为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收集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X片及CT片,采用测量侧位X片上椎体复位情况,采用SangWL推荐的Cobb角测量方法测量骨折部位Cobb角变化,对腰背痛等指标进行日本骨科协会改良腰腿痛功能评分(JOA),计算两组患者改善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平均住院12.3(5-56)天,骨折椎局部后凸角度平均增加3.6°(-3-9)°;椎管狭窄率由最初的(29.85±7.32)%下降到(10.60±5.58)%,没发现椎管狭窄程度增加的病例;椎体前高和后高改变与受伤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JOA评分由入院时(7.23±1.53)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26.28±1.28)分,改善率87.5%,发生褥疮4例,深静脉血栓6例,肺部感染2例,均经相应处理治愈。B组: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2(3-11)天;手术时间平均125(90-160)分钟;术中失血量平均320(150-750)ml;无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伤口Ⅰ期愈合,骨折椎局部后凸角度平均减少13°(11-27)°;椎管狭窄率由最初的(28.09±7.59)%下降到(6.80±6.26)%,没发现椎管狭窄程度增加的病例;椎体前高和后高改变与受伤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JOA评分由入院时(7.74±1.02)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26.82±1.31)分,改善率89.7%,发生褥疮1例,深静脉血栓7例,肺部感染1例,均经相应处理治愈。末次随访时已取除内固定21例,AF钉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2例,上位椎弓根螺钉断裂1例,下位椎弓根螺钉断裂1例,断裂部位在钉杆连结处靠腹侧,均需行翻修术。取髂骨处诉偶有疼痛2例。结论(1)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在早期改善症状、缓解疼痛及矫正畸形等方面明显好于保守治疗。(2)随着时间推移,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疗效差异逐渐缩小,中长期疗效相似。(3)无神经损害的胸腰椎爆裂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作为治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