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中小鱼洞断裂形成机理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龙门山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为研究背景,采用大型物理模拟试验,通过改变推力与断层的夹角和断层间的相互组合关系,采用三种工况研究了龙门山中央断裂、前山断裂和小鱼洞断裂不同组合形式下的区域地质演化过程和应力场分布规律,即(a)构造挤压方向垂直于叠瓦状逆断层走向,两条断层间既无软弱带,也无隐伏断裂;(b)构造挤压方向垂直于叠瓦状逆断层走向,两条断层间有隐伏断裂;(c)构造挤压方向与叠瓦状逆断层斜交,两条断层间有隐伏断裂。最终得出了小鱼洞断裂带的成因模式和力学机理,具体分析结果如下:(1)叠瓦状逆断层演化过程中地表位移、浅层地应力和深部地应力的变化规律有很好的对应性,但地表位移和浅层地应力在变化时间上均滞后于深部地应力的变化。(2)叠瓦状逆断层除下伏断层的下盘斜向下外,构造区变形以沿断层带斜向上为主。断层带同侧,变形量深部大于浅层;水平向变形随离挤压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伴有跳跃增大的现象。(3)综合位移和地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得出,工况(a)条件下叠瓦状逆断层间地应力和位移分布较为均匀,没有产生新断裂的条件;工况(b)条件下虽然预设隐伏断裂有破裂变形迹象,但只是断层带的张开闭合,没有产生逆冲或走滑;工况(c)条件下模拟结果表明在两条叠瓦状逆断层发生运动的同时,其间所夹的预设断裂带(小鱼洞断裂)发生了逆冲兼左旋的活动。(4)工况(c)位移监测结果表明,龙门山中央断裂从西南端→东北端,断层性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表现为逆冲→逆冲兼右旋走滑,小鱼洞断裂带表现为左旋走滑兼逆冲性质,龙门山前山断裂虽然位移量很小,但是仍然表现为逆冲兼右旋走滑。(5)汶川地震地表破裂是从小鱼洞断裂与龙门山中央断裂交汇处开始,进而触发龙门山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发生破裂,期间小鱼洞断裂发生自西北向东南方向位移的错动和应力的释放。
其他文献
瞬变电磁法(TEM)是电磁法勘探中的一种重要分支,其广泛运用于资源勘查及工程、环境、水文地质勘探中,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然而由于瞬变电磁理论
本文利用实验和有限元法相结合对接触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进行研究。以Hertz接触理论和有限元数值法为理论指导,在Ansys中建立了接触问题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考察了脉冲、正弦波、三角波以及正弦线性扫频激励时,单、双边在不同间隙、接触刚度、预紧量等条件下的振动响应;在Matlab中,分别对实验和数值仿真获得的振动信号在时域对振动信号进行截取、预滤波、平滑处理,以获得所需的信号,
本文首先阐述了有限元法二维直流电阻率法数值计算的原理,根据有限元法利用fortran90开发工具编写了二维点源和双点源正演程序,以此为基础实现了二维电阻率法温纳α装置、温
汽车的侧翻稳定性指的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两侧车轮可以始终与地面保持接触的特性。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双前桥牵引车的销售量也迅速增长。双前桥牵引车的特点是质心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各项投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经济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民族地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憧憬也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各大广场上、操场上每到傍晚
期刊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切削加工(如车、铣、刨、磨等)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开发和创造新的、先进的制造工艺成为制造业发展的趋势。金属精密塑性成形加工因具有高效率、
与传统的固持方法相比,基于磁场与摩擦学原理的蜂窝固持方法具有固持稳定可靠、无污染、成本低等优点。针对这种新方法的固持设备的开发是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加工当中的关键,
岩溶塌陷具有分布广,发生频繁,产生条件复杂,预测困难,作用因素众多,形成机制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灾后治理费用昂贵等特征。本文对贵州省遵义市永乐镇发生的岩溶塌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