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没食子对牙釉质矿化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o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天然药物没食子对牙釉质的脱矿及再矿化作用的研究,为天然药物没食子防龋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天然药物没食子对牙釉质矿化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实验分为两个小实验进行,分别为脱矿实验及再矿化实验。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无裂纹、无色素沉着的新鲜离体牛牙120个,经过冠根分离、超声清洗、切割等过程,形成10mm×10mm×2mm的正方形釉质小块,随机分为2大组,每组60个样本。每大组样本随机分为氟化钠组、没食子鞣质组、去离子水组3小组,每小组20个样本。脱矿组,在37℃恒温状态下,脱矿3天,在脱矿过程中分别加入3组实验药物,检测药物效果差异。再矿化实验组,将60个釉质样本在37℃恒温下进行脱矿3天,形成人工龋模型,进行随机化分组,分为氟化钠组、没食子鞣质组、去离子水组3小组,每组20个样本。在37℃恒温下,进行再矿化循环12天后,各小组样本进行比较,实验检测均利用光敏荧光技术对实验过程进行波谱分析、定量研究及扫描电镜进行定性观察。结果:脱矿组结果显示,由电镜图可见,正常牙齿表面较为平整,去离子水作用牙齿表面凹凸不平,氟化钠处理后,可见牙齿表面虽有不平但可见形成的细密颗粒。没食子作用后,表面可见细密的颗粒。说明去离子水不具有抑制釉质脱矿的作用,氟化钠及没食子能使脱矿釉质表面颗粒再附着,抑制釉质脱矿的作用。荧光量经过SPSS17.0软件分析,各组脱矿前后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两两比较示氟化钠与没食子组之间P>0.05,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效果接近。氟化钠和去离子水组之间,没食子和去离子水组之间,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示去离子水和氟化钠及没食子之间有差别。再矿化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再矿化循环后,各组药物干预后牙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经氟化钠干预的再矿化循环,可见细密的颗粒附着,牙齿表面较为平坦。经没食子作用的再矿化循环,也可见颗粒附着,牙面已恢复较为平整。图片显示牙面没有氟化钠均匀。经去离子水作用的再矿化循环,可见牙面凹坑较脱矿后整体变小,去离子水不具有再矿化作用,为单纯再矿化循环作用。电镜从形态角度再次证实了氟化钠及没食子具有促进再矿化作用。荧光量经过SPSS17.0软件分析,各组再矿化前后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脱矿前后有明显的不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两两比较示氟化钠与没食子组之间P>0.05,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效果接近。氟化钠组、没食子组和去离子水组之间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荧光结果显示氟化钠和没食子明显区别与去离子水,氟化钠和没食子效果接近。两实验结果一致,没食子和氟化钠(阳性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接近。没食子与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食子和去离子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没食子对离体牙釉质具有再矿化、抗酸脱矿的作用,在预防龋病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病炎模型,探讨辅酶Q10(CoenzymeQ10)对其影响及防治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炎症性细胞因子TNF-α及IL-10进行测定,初步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及抗压能力。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分类号】G44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高校的招生量和办学的规模都发生了质的飞越。同时,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变得越发尖锐和普遍,心理存在障碍和行为怪异的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群体里所占的人
目的:通过测量拟种植区GBR术后六个月、九个月、一年行种植体植入术与牙拔除术后拔牙创自然愈合区行种植体植入术的植入扭矩值,记录二期修复扭矩值达30N时种植体的稳定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