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在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文化贫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重点访谈、实地考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探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内涵、现状、问题与对策等为起点,提出研究重点与分析框架,建构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失衡与农村文化贫困的相互关系模型。本文提出了2个总假设:假设H1: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与农村文化发展水平正相关,即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失衡导致农村文化贫困。假设H2:不同区域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在这两个总假设之下,本文还提出了21个子假设。
为了验证提出的总体模型与相关假设,本研究选择了河北省11个省辖市的38个县(市、区)、78个乡(镇)、167个村的基层干部和普通村民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5份,利用回收的数据对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及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规范的实证分析,大部分假设得到了验证。
本研究发现,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失衡,导致了河北省农村存在着文化贫困,且河北省五大经济区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状况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失衡、农村文化贫困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从农村文化贫困的角度来分析新农村建设是十分有效的,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完善河北省乃至全国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消除农村文化贫困,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我国农村文化软实力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