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谶言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而神秘的文化现象,曾风行于整个古代社会。魏晋以后,谶纬之学遭到禁绝,谶言则以民间谣、谚的形式出现,不胫而走,甚嚣尘上,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人心。谶言的风行与古代民众低下的认识水平是分不开的。古时人们对于很多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都难以理解,尤其当很多偶然、巧合性的事件发生却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时,人们便会借助于神秘的文化。“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谶言对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而且直到现在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太平广记》是第一部大型官修文言小说类书,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神仙鬼怪、轶事琐闻、风俗民情等多方面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了解下层民众生活和信仰观念的一扇窗户。《太平广记》中有很多谶言证验的故事,其表面描写虽然荒诞诡异,但内容却多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的潮流。本文以《太平广记》中的谶言故事为主要材料,来考察谶言在宋代之前社会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并通过对谶言故事内容文化内涵的分析,来探讨谶言所反映出来的民众的思想观念;最后通过对现代社会谶言信仰的残存现象的分析,思考谶言信仰至今衰而不亡的原因。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分五章。绪论:主要交待了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第一章:首先对谶言的名称、内涵进行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对“谶”、“纬”二者的异同进行辨析;再次,详细论述谶言从萌芽、盛行到衰落的流变过程。第二章:在对《太平广记》中的谶言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从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两方面对谶言进行具体的论述。第三章:自汉魏至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本土道教的产生,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不断碰撞、冲突和融合,民众的信仰观念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依据这条线索,这一章力求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对《太平广记》不同类型的谶言故事背后反映出的民众的文化观念和心理进行解读和分析。第四章:谶言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一章主要从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两方面论述谶言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以及谶言信仰在当代社会的残存和表现。第五章:从谶言背后的谶纬入手,以社会文化学大小传统的角度分析谶言所体现社会文化内涵中的一些变动轨迹;并运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解析谶言文化衰而不亡至今仍存的原因;最后分析谶言信仰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其存活基础,即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文章的结语部分再次指出谶言与未来和命运并无直接必然的联系,人们必须正确地认识人生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