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固耦合作用下输流管道共振特性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tgu8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流管道中管壁的振动和流体的压力脉动会引起系统很大的辐射噪声甚至会导致系统的疲劳破坏,其激励源可以是机械激励或流体激励。本文针对旋转设备对输流管道的持续性机械扰动问题,以输流管道为研究对象,根据势流理论、结构动力学、疲劳噪音理论,运用ADINA势流体单元有限元分析,模拟流固耦合作用下输流管道自振特性及在持续性简谐外激励下的共振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共振疲劳与噪音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ADINA建立了输流管道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势流体单元模拟输流管道中结构和流体之间的流固耦合效应。以简化输流管道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流速、管道外径、管壁厚度及约束方法对系统自振特性的影响,并考虑网格划分密度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得到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2.模拟旋转设备对输流管道的持续性机械扰动。建立输流管道三维动力分析模型,研究持续性简谐外激励下不同振幅和频率对输流管道共振特性的影响。分析响应结果表明,输流管道几乎不存在高阶共振问题,在安全设计时只需避开系统1阶自振频率。3.在动力分析的基础上,首先,进行疲劳分析,确定输流管道共振下的荷载谱和材料的S-N曲线,根据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对系统共振稳定后的危险点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对结果进行分析;之后,进行噪音分析,采用相对比较法对系统共振稳定后的噪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激励频率为系统的低阶自振频率时对疲劳问题贡献更明显;外激励频率为系统的可闻低阶频率时噪音问题贡献更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DINA有限元方法预测输流管道的振动响应结果,可以在设计阶段改变输流管道自振特性从而避开1阶共振。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类高次多项式微分系统的组合猜想问题.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对平面多项式微分系统的组合中心问题及组合猜想的历史背景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概述,并将本论文所做的工作作出简单的介绍.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研究了一类高次多项式微分系统#12其中(?)为实数.我们给出了一些具体的限制条件,在这些条件下,证明了该微分系统的中心为组合中心,并采用了一些积极有效的计算技巧给出了微分系统(1
近年来,硬质薄膜的发展备受关注,因其存在硬度低、高温稳定性差、耐蚀性和耐磨损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制约了更广泛的推广应用。高熵合金具备的特殊结构和优异性能已广受关注,制备高熵合金硬质薄膜有望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涂层材料,为硬质薄膜设计提供新思路。本论文通过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AlSiTiVNbCr高熵合金,将其加工为靶材,并与B靶经工装设计,制备出不同硼含量的靶材。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硅和M2高速钢表面
生物质碳材料由于其环境友好、导电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与电化学领域。本文选用废弃瓦楞纸作为生物质碳前体,通过碳化和KOH活化的方法制备高性能瓦楞纸多孔碳(CPAC)。它可以用
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是侵染马铃薯的重要病毒之一,通常表现隐症,但常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给马铃薯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解中国两个马铃薯产区(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PVS株系的分布规律及进化关系,以及世界范围内PVS的群体遗传特征,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上发表的PVS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建立了PVS通用RT-q PCR检测
近年来,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PbX3(X=Cl,Br,I)受到了材料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因为其拥有极好的发光性质,如发光颜色便于调节、半峰宽窄、荧光量子产率高,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单
平面钢闸门作为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利工程。近些年来,高水头、大流量电站不断兴建,对平面钢闸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面钢闸
在现如今的断裂力学研究中,大多数试验者都采用化繁为简的试验方法,如:湿筛法、小试件法等,但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浇筑大尺寸全级配混凝土试件耗时、耗力、耗材,因此全级配混凝
能源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化石能源的迅速消耗,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专注的焦点问题,许多国家都在专注于新能源的发展。其中太阳能发电是目
该论文以“新冠肺炎阴影下的难民危机”为案例,分析和探讨了英汉交替传译中的不流畅现象。本研究通过转写源语和译语来收集数据,采用对比法对典型案例不流畅的表现进行分析。论文的目的是在于发现产生不流畅现象中有声停顿、重复和首句错误的原因与解决策略。通过分析得出,译语不流畅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笔记失误、B语言能力不足、对专有名词的不熟悉以及体力不足。本文总结的应对策略包括:对不同语境中的专有名词或术语重复训练
骨转移是晚期肿瘤患者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乳腺癌、肺癌、肾癌、胃癌等,常发生于脊柱、骨盆、股骨、肱骨近端、肋骨等处,可导致顽固疼痛、病理性骨折、运动障碍等症状。目前,对症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的方法以“三阶梯止痛方案”为主,轻度疼痛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布洛芬,中度疼痛使用弱阿片类加减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曲马多,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药物,例如奥施康定。然而,阿片类药物可导致恶心、呕吐、瞻望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