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文学论

被引量 : 37次 | 上传用户:f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个论文主要包括上下两编以及一个简单的余论。 上编考察了西部进入文学的过程和方式。 西部,在新时期初期得到了来自诗歌、小说、电影等各方面的关注,各有不同,但又有着共性,应和了特殊时代氛围下的情感心理需要和审美需求,再加上特定文化环境的刺激,西部和西部文学都成为特点非常鲜明的事物。西部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审美对象进入文学领域,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西部文学。 下编着重分析了西部文学的地域特点在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西部文学自然空间描写的情感性、精神性特点。自然,不是客观的死的物的堆积,而是充满了情感,能够给人以生命的启迪和思索的对象,而且在整体上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家园的象征。 其次分析了西部文学的人物形象。西部文学当中,最突出的是汉子形象,表现形态各不相同,但是就总体而言,总是表现出强悍的共性。西部文学当中的女性,更多地和日常生活以及肉欲相联系,富有母性但又愚蠢和微不足道,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不平衡杠杆支起了西部这一片男性特征十足的天空。 西部文学爱情描写的传统,最初从张贤亮、贾平凹就开始建立,后起的作家不断加强这一点,直至后来出现性描写泛滥的倾向。不排除借着西部的偏僻遥远来宣泄某种犯禁的冲动的可能,西部文学中的性描写无一例外的是男性中心主义的,这与西部的男性气质是吻合的。 最后是对于西部文学的创作手法的考探;认为西部文学主要以抒情为主,往往没有纯粹的故事,寓言性比较强,有的作家有淡化情节的倾向。 小结里阐述了对于这些地域特征的思考。西部文学借重于地域的力量,将西部塑造成了一个“他者”,具有超时空的抽象性和理想性,提供了一种超越的批判的维度,提供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同时由于过于强调精神性、理想性,也潜含着并且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了因脱离现实复杂性,而陷入固定化类型化程式化的危机。 余论分析刘亮程和石舒清创作中出现的新的特点和倾向,展望西部文学可能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院校,也应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改革,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满足
针对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仿真需要大量编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DAMS软件来解决机器人的运动仿真。首先,用ADAMS软件按照实际尺寸建立模型各个部件;然后,将建立的模型通过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这个词时常在我们耳边响起,那么什么是信息化呢?信息化就是在经济、科技、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于现在信息技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
政府,作为权威性的公共权力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公共政策。文中选取的县级政府,作为中央政府政策宏观调控的具体操作者,其政策能力如何,将关系到中央和上级
论文有绪论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全文10万多字。 绪论部分包括释题、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概观和评述、辩论结构研究的意义等内容。本部分重点解释
对于民事领域中出现的非法证据应当如何处理,我国法学界鲜有系统研究。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及时代发展来看,民事纠纷主体非法取证行为日渐增多,非法取证能力也日渐增强,对公民权利的
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通过对西方、中国、印度三方文化的比较研究,提出三路向文化观和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并进而指出世界未来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梁漱溟这一
农村初中分流和农科教结合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的两个热点问题。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西部A县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现状的调查和反思,探索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在“穷国办大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应力分布和变化,通过对椎间盘和小关节剪切应力的研究,探讨二者在防止腰椎滑脱中的作用,为后续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力学参考。 [方法]临床选取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