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g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是合同解除的基础性问题,不仅事关解除效力的确定,更决定着合同解除后法律、利益关系处理的方法和标准。我国《合同法》对此并没有明确表态,这导致学界和官方的解读五花八门。尽管世界各国对此意见不一,国内在法律解释上也分歧严重,但我国学者对此问题却探讨不多。本文试对合同解除溯及力进行立法和法理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有溯及力说与无溯及力说应用于我国法律实践的合理性予以对比分析,最终论证无溯及力说才是合同解除效力制度的合理基础。在本文论述中,主要运用了逻辑分析方法、比较法方法和实证方法的研究方法。因文章重心所决定,全文对有溯及力说的批驳有余,对无溯及力说的构建则较为不足。全文约三万五千字,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界定。本文的合同解除概念采广义理解,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或者双方的协议,使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包含协议解除、约定解除、法定解除三种类型。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的争议核心是有溯及力说与无溯及力说的对立。第二部分,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之立法比较。对两大法系及国际民商主要立法进行比较法研究。考察发现,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主要存在于大陆法国家。其立法多规定合同关系被溯及至订立时消灭,以恢复原状为首要救济,但往往又规定解除后可主张违约损害赔偿。这导致合同溯及解除与违约损害赔偿之间严重的逻辑冲突。英美法主张无溯及解除,基本不存在溯及力问题。受其影响,国际民商法,如CISG、PICC、PECL,多为无溯及解除;荷兰民法、德国民法也先后转向。解除无溯及力是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合同解除溯及力学说之法理比较。由于溯及力问题实际上就是有溯及力说与无溯及力说的论争,因此,在法理上分析比较这两种学说甚为重要。两种学说在任务与目标、解消解除时点后合同关系、赔偿实际损失方面基本相同。但两种学说在解除后应然状态的假定上分歧严重,进而导致两者在解决问题的路径、返还给付的性质、损害赔偿方面迥然不同。从法理比较看,有溯及力说要么导致严重逻辑矛盾,要么对当事人保护不周,而无溯及力说则更具合理性。第四章,合同解除溯及力学说之比较与选择——以我国法律实践为基础。主要是在我国法律实践基础上对有溯及力说和无溯及力说进行比较和选择。首先是对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定的解读。其次,结合法律实践比较两种溯及力学说的优劣,为合同解除效力制度提供正确的理论基础。依次从是否存在逻辑矛盾、是否破坏交易安全、是否符合经济效益需要、是否违背公平原则进行比较,论证了有溯及力说的不足与无溯及力说的优势。最后,对有溯及力说最主要支持理由——“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进行考察。论证了其实际上多为债权效果,且不宜在合同解除后运用。
其他文献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思想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最强势的思想之一。电影诞生于西方国家,今天的西方电影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电影所拥有的市场及观众是其他民族的电影
语文课程在中小学学科体系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它在积聚生活经验、传递民族精神、涵养人文精神、培育生命意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语文教育现状却
目的:研究均匀试验设计的思想、方法原理、均匀设计的特点及正确使用均匀设计表安排试验。在多因素、多水平试验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和均匀试验设计法探讨最优试验条件,在因
冯梦龙和凌蒙初的"三言""二拍"取材于市井生活,反映了明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婚姻爱情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三言""二拍"共一百九十八篇小说,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是婚
烟台方言是北方方言区的子方言之一,从地域上说主要分布在今烟台市辖芝罘、福山、牟平、莱山区一带,是标准语由于在全国不同地域使用而产生的地域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方
目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考试成绩直接影响着学业评价和就业分配,由此引发的在校大学生的考试压力非常严重,其中医科类大学较其它专业学习任务更重、学习周期更长。所以面
近年来,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与骨量及骨代谢的研究受到许多国外学者的重视。我们利用国际合作的机会,对96名沈阳妇女VDR基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来自于一项正在进行的
王海鸰是近年来颇受读者和观众喜爱的作家、编剧。近十年出版了小说《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一系列婚恋题材的小说,这些小说的时代背景都是改革开放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