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黄牛D型魏氏梭菌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氏梭菌是一种梭状芽孢属条件性致病菌,该病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肠道中的常在菌群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机体严重的疾病。延边地区是魏氏梭菌病的高发区,尤其对延边黄牛的危害极为严重。而针对该病的检测尚无一套完整的血清学技术,因此,本研究将提取的D型魏氏梭菌制成菌体抗原,并建立了检测该病的间接ELISA方法。本实验对间接ELISA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摸索,确定了最适工作条件。结果表明,美国Costar公司生产的酶标板的变异系数为4.5%,达到间接ELISA的要求;D型魏氏梭菌菌体裂解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50μg/ml,最适包被条件为37℃1h;被检血清的最适稀释度为1:100,酶标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1000,血清与酶标二抗的反应时间均为37℃1h;最适封闭时间为37℃1h;PBST稀释液中脱脂乳的浓度为3%;底物最适反应条件为室温25min;阴阳性临界值为0.032。经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是特异的,且重复性好;对采集于延边地区的100份牛血清样品进行间接ELISA检测,结果阳性率为11%。本试验应用D型魏氏梭菌菌体裂解抗原为抗原,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延边黄牛血清中D型魏氏梭菌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为延边黄牛D型魏氏梭菌疾病免疫监测和血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捷、敏感、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的发展以及转型,导致我国产业的机构调整,农村和城市的贫富差距也开始拉开距离,直接导致了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谋求生存与财富,这也造成了留守儿
幼儿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孩子们第一次正式的接受系统性的教育.幼儿教育的宗旨就是保障幼儿们可以健康的成长以及全面的发展.为幼儿们之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但是幼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进行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专业推进工作组”项目负责人余文森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热情,引导学生生疑、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下面我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文化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参与
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产生的六聚体蛋白。不耐热肠毒素除了较强的毒性外,还具有很强的免疫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给政治课教学、给师生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敢于表现,敢想、敢说、敢做;乐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他们表达清楚,思维清晰,合作有秩序,学习有兴趣,能力有了发展,个性得到张扬。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改变了,他们能给学生提问和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课改带来的许多变化,可谓好评如潮,褒之者众。  但由于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情境教学法“脱颖而出”,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学生“兴高采烈”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
生物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教学改革的思想影响下,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创新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深入课堂改革,使学生在高中生
在语文这一学科分数当中,所占分值比例较高的无疑是语文写作.学生想要在高考语文中获取优异的成绩,提升语文写作水平是极为关键的.而现如今教育实行了新课改,在语文教学过程
摘 要:历史课中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厌烦,学生对历史课普遍缺乏兴趣是不容置疑的现实。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中学历史教学要重塑历史课堂,使历史课有鲜活的生命力,还历史课形象、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就必须讲究授课艺术。  关键词:兴趣 情境 灵活多变 教学艺术    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历史课枯燥乏味、生硬呆板、气氛沉闷,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