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伦敦、巴黎、东京及香港为代表的世界著名全球城市区域,不仅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提高了所在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及其全球竞争能力。综观它们的城市功能及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均呈现一个共同特点:借助于新城发展战略,实现功能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化,并逐渐向成熟的网络式空间结构演进。新城是指在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外围规划建设的以疏散中心城区人口、产业、交通及居住等功能、缓解“大城市病”为目的的相对独立的功能节点。新城建设作为避免城市恶性膨胀的规划手段之一,对于重塑和优化大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在城市网络体系建设、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形成盛行的背景下,新城作为城市网络体系、多中心体系的主要节点,在区域城镇体系的构建中扮演着不容小觑的角色。本论文通过对大都市区功能空间结构理论研究和新城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以网络理论和多中心理论为指导,分析上海新城优化大都市区功能空间的障碍,借鉴中外新城建设成功案例的经验与启示,实证分析上海嘉定新城的发展,指出新时期加快新城发展,促进上海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思路,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第一章)即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突出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第二、三章)是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相关概念界定和新城发展理论的研究述评,网络理论和多中心理论的分析阐释,为新城在多中心城市体系中的构建作用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四、五、六章)是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国际新城建设的主要案例,上海新城体系建设的发展演化、现状分析、嘉定新城的发展以及主要对策建议。第四部分(第七章)即结论与展望。主要包括研究结论与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总之,新城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大都市区、特大城市区域空间组织优化和功能重塑的积极尝试,也是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