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系病位特征及基础证的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明确了肝系的概念,阐述了肝系的生理功能、病理特性及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及肝系现代研究进展,并对肝系统病位辨证要素特征及肝系基础证进行了规范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选择《中华医典》进行系统检索,同时收集1980-2009年中医类学术期刊、各类中医证候学专著、中医高等院校使用的各版教材,以及近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等现代文献,选择其中涉及到肝系病位辨证要素特征及基础证的古今医案及临床报道共990例,并随机抽取江苏省中医院符合要求的病档资料1011份病案,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定肝系病位辨证要素特征症及肝系基础证。另外,本课题还征询了20余位有代表性的中医诊断学资深专家的意见,以力求达到病位特征、证名的规范性及权威性。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尝试与现代实验室检查相联系,以加强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临床实践性,最终归纳出肝系基础证,确定每个肝系基础证的主症、次症、舌脉变化,并初步探讨肝系基础证与常见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基础证是指单一病位与单一病性组合而成的证。基础证的研究是研究复合证的基础,一切复合证均是由多个基础证组合而成,即是由多个病位、多个病性组合而成的证。临床上常见的证型多为复合证,所以研究基础证对于准确判断临床上的证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复杂的“证”,都是由病位、病性辨证要素排列组合而成的,准确判断病位病性辨证要素,便抓住了当前的病理本质,并可执简驭繁地把握灵活多变、动态的“证”。辨证要素特征研究突出了“从症辨证”的原则,以病位结合病性的内涵贯穿其中,有机组合后可涵盖临床各种错综复杂的证,体现了辨证的系统性和发展性、证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因此,以五脏基础证病位病性特征的获取、识别为研究基础,可以揭示中医辨证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特别是现代生活对语言文字交际适应能力的需要中越来越显现其重要地位。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就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写作为中心,近几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写作模式化,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而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
“万物生长靠太阳”。作物的产量形成主要是利用光能,通过光合器官进行光合作用,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辐射能,不断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
本文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两方面,对番荔枝提取物治疗肺癌的立法依据以及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探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对肺癌近年来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行整理,阐述了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