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MEER框架的《葡萄酒的东方故事》汉英交传模拟实践分析报告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123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告是基于笔者与其同学自行开展的口译模拟实践做出的分析。文章以李长栓教授在《理解与表达:英汉口译案例与点评》一书中提出的“UMEER框架”作为理论支撑,将纪录片《葡萄酒的东方故事》作为实践对象,试着从本次现场口译录音的转录文本出发,分析口译中各个阶段出现的多种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此次口译的项目背景,项目意义与内容。第二章讲述了本次口译项目中各阶段的过程。第三章简要介绍了 UMEER框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本报告的第四章为主要章节,重点是结合自我反思和同行反馈,从理解、记忆、表达、应急四个方面对笔者此次口译模拟实践的表现进行细化分析,并指出相应内容的解决方法。最后第五章则总结了这次口译实践带给译者的经验、教训与收获,同时也分析了此次模拟口译的局限性。本篇报告运用李长栓教授的UMEER框架分析案例,更加注重口译过程中各阶段的问题分析。此框架下的技巧以及分析角度有利于译员更好地分析口译实践中的问题,而且对其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这份分析报告也充分地体现出译员进行译后反思的重要性,并指出在今后的学习中,译员们应该按照口译中的每个阶段,有目的地培养口译能力,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口译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其他文献
本翻译实践报告记录的是笔者在宁夏博物馆为两位留学生做陪同口译员的实践任务。本报告以此次实践为基础,结合博物馆陪同口译的特点,以释意理论作为指导,分析了本次翻译实践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描述、理论框架、案例分析和结论四个部分。笔者首先介绍了本次翻译任务的译前准备、译中过程以及译后反馈。随后介绍了本次实践报告的理论框架——释意理论,并以释意理论为基础,对实践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
学位
西夏古籍是研究西夏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然而辨识与理解其中的西夏文对研究人员来说依然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对西夏古籍文字的检测与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基于深度学习的西夏古籍识别研究中,缺少均衡的西夏古籍字符数据集和有效的检测识别方法。由于西夏文字存在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且相似的问题,创建分布均衡的西夏古籍字符数据集和有效的检测识别方法仍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构建西夏古籍风格
学位
教学本质的交往说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师生交往过程。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时常看到教师的“滔滔不绝”和学生的“沉默寡言”。在母语环境下,语文学习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师生共同交往的活动。在小学五、六年级阶段的语文课堂上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学生上课对知识的认知和反应模糊,出现不充分参与课堂活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俨然成为制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大障碍。长此以往,这种消极沉默
学位
陪同口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向外国游客传达景点信息,还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讲述地方故事的责任。本论文基于释意理论,对笔者在宁夏博物馆的陪同口译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译者在口译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包括理解过程中缺乏背景知识,外部干扰,处理长语段、文化负载词和冗余信息遇到阻碍,以及应对再表达环节中不连贯和未准备到术语带来的挑战。希望能对未来的博物馆陪同口译提供参考。本文共有五个部分
学位
乡土牧草种子是保障当地天然草地补播恢复及人工草地建植的重要材料,在干旱半干旱区尤为重要。为了研究播种密度与施肥对宁夏东部干旱区蒙古冰草新品系—盐池沙芦草生长及种子繁育特性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1)行距(20 cm、30 cm、40 cm、50 cm)与播量(10 kg/hm~2、15 kg/hm~2、20 kg/hm~2、25 kg/2m~2)以及(2)氮磷钾配施(N、P、K的3个因素,各4个水平
学位
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然而我国农村学校数量众多,质量不一,农村学校发展存在较强的外界阻力。我国农村小学至上世纪发展为“一村一校”后,又经历“撤点并校”时代,大量农村学校消失。对于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学者来说,看到家乡母校的衰落,难免心中落寞。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家乡一所熟悉小学的衰落过程的探究,分析农村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希望其它农村学校能够从案例学校衰落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为农村衰落小学发展提出
学位
本文是一篇英汉同声传译实践报告,笔者以2021年在宁夏大学-岛根大学国际联合研究所举办的第18届日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英汉同声传译口译实践为语料,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研究了本次口译任务案例,旨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描述、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结语。笔者首先简单介绍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及口译任务的过程,包括术语表制作、相关背景资料查询、现场的口译过程以及译后反馈等。接着,笔者简要介
学位
本报告是基于笔者在2021年7月10在宁夏大学举办的岛根大学·宁夏大学国际联合研究所第18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同声传译实践完成的。对译员而言,在同声传译中进行合理的精力分配至关重要。本报告以吉尔教授提出的精力分配模式和同声传译工作性质为基础,从听力理解、语言输出、短时记忆三个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译者在本次同声传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听力理解方面,译员需克服讲者口音,和过快的语速造成的信息缺失等困难;
学位
本文是一篇口译实践报告,以笔者2021年在西鸽酒庄担任陪同口译员的实践经历为基础。在这次口译实践中,笔者作为口译员在导游的带领下陪同来自宁夏理工学院、宁夏医科大学等学校的留学生一同参观了西鸽酒庄。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本文分析了此次口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总结此次翻译实践,并为今后葡萄酒产业旅游方面的口译活动提出建议。本报告主要包括四章内容,分别是任务介绍、理论支撑
学位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而作为本次会议八大平行论坛之一的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汇聚各界利益相关方,分享各自前沿的观点、案例和行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贡献力量。由于本次会议在昆明召开,生物多样性也成为2021年度热点话题。本文是一篇汉英模拟口译实践报告,笔者以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开幕式中方代表发言为实践素材,以释意理论作为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