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地化翻译的职业化发展对翻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翻译教学已不再适应市场要求,因此有必要从社会职业学的视角对翻译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制定与其紧密相关的课程体系,以满足本地化翻译的职业化要求。本研究通过职业社会学中的控制理论对本地化翻译教学在本地化翻译职业化进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找出本地化翻译职业化对本地化翻译教学的要求,进而提出符合本地化翻译职业化要求的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研究问题包括:1.本地化翻译教学在本地化翻译职业化进程中扮演着何种角色?2.本地化翻译的职业化发展对本地化翻译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3.如何基于以上要求开设符合本地化翻译职业化发展的本地化翻译课程?本研究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采用文献法和观察法,从技能控制、准入控制、成员控制以及市场控制四个角度,对本地化翻译教学与本地化翻译的职业化发展进程之间在各发展阶段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运用归纳法找出后者对前者的要求;进而在职业社会学视角下,以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的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为蓝本,运用归纳法、案例分析法提出符合本地化翻译职业化要求的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最后,进一步举例论证并归纳出该课程设置的特征和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翻译教学与本地化翻译职业化发展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一方面,翻译教学是本地化翻译职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随着本地化翻译的职业控制增强,行业职业化同时也对作为本地化翻译行业劳动力主要供给的翻译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尤其体现在四大核心能力,即语言能力、技术能力、理论能力和职业素养;2.基于以上要求,本研究提出以符合本地化翻译职业化发展的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该课程设置包括四大核心板块,涵盖语言培训、技术培训、理论培训、职业素养培训;3.该课程设置融合了创新性、合作型、职业式三大特性,发挥了职业协会对本地化翻译教学的指导、认证和评估作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并促进本地化翻译行业职业化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