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道交通TOD模式的城市休闲空间布局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普遍有闲的社会”。人们休闲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日常休闲提出的更高要求,休闲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都开始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此同时,对于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的厦门市而言,如何能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带来的发展契机,合理规划沿线的休闲空间,营造和谐的休闲氛围,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促进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休闲空间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TOD理论为基础,对厦门市展开休闲物质空间(休闲供给)和休闲行为空间(休闲需求)两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各自在空间上表现的特征和问题以及优化构想,以求达到二者较好的契合,实现城市休闲空间的合理布局。文章结构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研究部分,共三章。第一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等内容;第二章介绍了相关理论基础以及TOD理论和城市休闲空间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三章提出了基于宏观、中观、微观 TOD角度的城市休闲空间布局模式,为下文厦门城市休闲空间布局的具体分析奠定逻辑结构和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基于 TOD模式的厦门市城市休闲空间布局的详细研究,共五章。第四章构建了厦门市休闲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供了休闲空间点、线、面要素的基础分析数据;第五章从城市休闲物质空间的角度出发,以第三章基于 TOD理论的城市休闲空间布局模式为逻辑线索和思维框架,使用 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 TOD角度对厦门城市休闲物质空间布局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从城市休闲行为空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厦门市居民休闲行为空间的特征与规律;第七章是基于对厦门市休闲物质空间和休闲行为空间的叠加分析,提出了对厦门市城市休闲空间的布局优化策略;最后一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和展望。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速,“城中村”改造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最为常见的便是因其改造所引发的各类矛盾。从长远来看,城中村的大量无序存在无益于城市统一规划管
在中国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成为亟需解答的命题。而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和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
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间协调度评价是辨别土地是否科学合理利用依据之一。天津滨海新区被批复为国家综合改革配套区以来,经济
旅游的本质在于其文化性,在传统文化旅游地日益成为新世纪旅游热点的背景下,古村落旅游地正倍受游客的关注和青睐,成为我国重要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目前国内关于古村落研究主要集
以中国青海省环青海湖为研究区,利用现代卫星遥感技术,结合与其同步进行的实地调查采样、地面遥感以及GPS技术测量,创建了从现势TM影像数据直接测算草地植被变化特征参量的定
土壤盐碱化是干旱、半干旱农业区主要的土地退化问题,及时、精准、动态地获取盐碱土盐分信息,对治理盐碱土、防止其进一步退化和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传统土壤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