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行道树大小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哈尔滨、沈阳为例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行道树空间异质性分析是优化城市森林调查、科学管理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基础。本研究以哈尔滨和沈阳两个东北典型城市为例,基于网络街景测定哈尔滨市879个样方、行道树26140棵,沈阳市1339个样方、行道树40170棵。测定的树木指标包括树高、胸径、冠幅、冠下高等,利用半方差函数和分形分析确定树木空间异质性特征,为分析城市森林合理采样布点提供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城市的不同测树因子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的差异,表现为自相关距离明显差异,但是都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在0°、45°、90°、135°方向上的半方差值比值接近于一为各向同性)。测树因子空间异质性受结构、随机因素影响,但是不同指标所受影响因素明显不同,即:哈尔滨行道树的冠幅空间变化中随机因素占比为26.56%、而冠下高、树高、胸径的占比分别为8.16%、8.14%、12.80%,后者更多的受城市化相关的结构因素影响(>88%)。沈阳市行道树的冠幅、冠下高、树高、胸径的块基比分别为13%、11%、11%、8%,由此看来两个城市的测树因子的空间异质性受结构因素影响较多。哈尔滨市测树因子(顺序为冠幅、冠下高、树高、胸径)的变程分别为2340m、1320m、1470m、1890m,沈阳市测树因子变程为3120m、1980m、2310m、2370m。考虑到采样间距控制在变程之内就可以有效揭示空间格局特征,因此,哈尔滨不同树木指标的最小采样数量为:冠幅156个样方、冠下高440个样方、树高360个样方、胸径224个样方;而沈阳市的冠幅196个样方;冠下高484个样方;树高361个样方;胸径361个样方。经比较,仅胸径样方数量在两城市间相差较大,其余指标样方数量相差较小。
  除了对两城市测树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外,本研究还以哈尔滨为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树高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为道路面积占比、森林垂直结构和LPI;胸径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为道路面积占比、耕地面积占比、森林景观最大斑块指数(LPI)、森林景观形状指数(LSI);冠幅为森林面积占比、环数个数占比、建成区历史时期数占比、森林景观总面积(TA)、森林斑块数量(NP)、森林景观形状指数(LSI)、森林斑块平均欧式距离(ENN_MN)、森林斑块周长面积比(PARA);冠下高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为不透水面积占比、森林面积占比、森林斑块数量(NP)、森林景观形状指数(LSI)。其中有些影响因素对变程也存在一定影响。冗余分析结果也与相关分析结果较一致。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哈尔滨市和沈阳市的城市森林研究与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有助于今后研究确定合理的采样方案,也为今后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弹词小说《再生缘》作为一部女性作家执笔的长篇韵文体小说,是清代弹词小说作品中的突出代表。《再生缘》以其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真实地再现了清代女性的现实生活,凸显了清代女性在封建社会性别压抑环境下的生存困境,表达了古代女性渴望走出闺门,步入社会,建功立业,实现男女平等的人生理想。作者通过“女状元”孟丽君等女性反封建的思想斗争和行为,充分肯定了女性的才华与价值,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女性抗争意识。同
学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早号此山居士,后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官宦世家,是南宋中期一位政治家与杰出诗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被冠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的诗歌创作同政治生涯一样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别在咏史诗、田园诗、赠酬诗、羁旅诗方面影响甚大,获得古今中外学者的赞誉。范成大咏史诗现存世有八十余首,集中反映了作者凭吊古迹、缅怀古人、吟咏英雄以抒发家国破败之
学位
近年来,很多学者引入语法化理论或演化语言学理论来进行汉语方言语法词研究,将历史语法研究与现代汉语方言语法词(或虚词)研究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语法词是汉语中最稳固的部分,它既能勾连起古今语法变化和当今不同汉语方言之间的联系,也能为探索语法化的跨语言演变类型提供佐证,因此基于历史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语法词的来源问题进行跨方言、跨语言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语言类型学、语法化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理论考察
学位
“鸟言兽语”的论争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理论争鸣。这场论争丰富了儿童文学的理论成果,也影响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书写实践。本文由一手历史文献入手,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中的“鸟言兽语”之争发生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分析“鸟言兽语”的儿童文学的发展在现代文学阶段经历的起伏,由此管窥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走向与嬗变轨迹。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写“鸟言兽语”之争
北宋歐陽修所撰《新五代史》一書語言簡潔凝練,敘事明白曉暢,反映了五代至北宋時期即近代漢語早期的真實語言面貌,具有極高的語言研究價值。本文從語言學的角度對《新五代史》語料中的複音詞進行研究,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是《新五代史》中的新詞新義,即前代文獻不見,首見於《新五代史》或同時期的五代至北宋年間文獻的詞語和義位。我們重點分析了新詞新義的語法語義結構,對新詞新義的產生途徑進行了溯源。發現這
暴力是哥伦比亚历史和现实中影响了当地经济、政治、社会乃至文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历史地看,哥伦比亚挣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后又经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解体和巴拿马的分立,暴力如影相随这个国家的诞生、发展乃至危机。特别是自20世纪40年代起,双党斗争加之后来影响深远的毒品贸易和国家内战更是使国家深陷暴力漩涡,使得这段时期的作家的作品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暴力的题材及主题。  本文以阿尔瓦·露西娅
学位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在翻译界享有盛名,也是学术界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对葛浩文英译的相关研究不胜枚举,但很少有研究涉及到葛浩文翻译风格在莫言自传体小说《变》中的体现,这部小说妙于主题,长于叙事,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在蒙娜·贝克对翻译风格的定义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变》英译本中葛浩文的翻译风格。除了讨论译者对原文本的选择和副文本信息中的公开干预
学位
外语阅读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阅读成绩占高中英语考试总成绩的四分之一,所以提高阅读能力是高中生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大量研究表明情感因素直接影响阅读成绩,阅读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能力,而阅读焦虑阻碍了语言知识的输入。许多学者探究了自我效能感、焦虑、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但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焦虑、英语阅读成绩的相关性研究还很缺乏。  本研究以成都市温江
学位
  本文基于Fairclough的三个维度的批判性话语分析模式和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提出了对学术摘要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并用该理论框架对20篇科技类和文学类的摘要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学术话语如何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它们如何建构并延续社会意识结构并使其合理化;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揭示这两大类学术摘要和学术团体行为的异同点。本研究不仅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和相关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