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V2感染性克隆构建及ORF3蛋白功能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动物病毒之一,分为两型:PCV1和PCV2。PCV1无致病性,PCV2被认为是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病原,并且与其它多种猪病相关,而PMWS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PCV2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PCV2的ORF3蛋白具有细胞凋亡作用,与病毒致病性有关这一理论的提出与证实,关于ORF3蛋白功能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已有理论基础之上,本研究拟构建PCV2感染性克隆,通过点突变造病毒ORF3蛋白,通过试验研究ORF3蛋白对病毒增殖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在病毒整体水平上研究ORF3蛋白功能,并确定主要作用区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PCV2-SD株全基因组克隆测序与序列分析本研究从疑似感染PMWS的病猪体内分离到一株PCV2(命名为PCV2-SD),通过PCR得到病毒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表明,PCV2-SD的核苷酸序列与GeneBank登录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PCV2参考序列同源性高达96%~98.9%, ORF3推导氨基酸同源性92%-99%。2、PCV2-SD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改造将两个病毒全基因组同向串联入pUC19载体,构建双拷贝感染性克隆。在不影响ORF1正常氨基酸序列前提下,利用PCR定点诱变技术对ORF3进行改造,分别在ORF3氨基酸的第1、27、51、79位终止表达,构建四个ORF3缺失的感染性克隆。将这5个感染性克隆分别转染PK-15细胞,IFA鉴定,结果表明这五个克隆均能拯救出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3、ORF3蛋白对PCV2-SD株生物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将转染质粒拯救出的五株病毒等量接种于PK-15细胞,分别在1h、12h、24h、36h、48h提取病毒DNA,定量PCR进行核酸定量,结果说明ORF3的完全或部分缺失对PCV2感染PK-15以及在PK-15内的增殖能力均无明显影响。在第48h收集PK-15细胞,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ORF3缺失的PCV2仍有一定的细胞凋亡作用,证实了ORF3并非唯一的致病因素,当ORF3表达长度小于27个氨基酸时,PCV2细胞凋亡作用不明显,随着ORF3表达长度增加,其细胞凋亡作用也显著增加,本研究中,我们将ORF3蛋白主要作用区域初步定位于27-104氨基酸。
其他文献
水土流失是当下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九江市水土保持工作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多年来,在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水保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市一直
为研究烟丝尺寸分布特性,推导了烟丝筛下累积质量百分比与分形维数的相关性方程,探讨了分形维数与端部落丝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根据粒度分形理论建立了烟丝尺寸分布分形模型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从新的时代高度出发,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实现民族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发挥共产主义理想在加强意识形态建
随着高等院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逐渐深入,多数高校都开始引进优良的餐饮企业为师生提供更好的餐饮服务。饮食安全一直以来是高校餐饮的主抓问题,要想全面推广高校食堂社会化仍
青霉素V钾片是一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新型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其含量测定在《中国药典》2000版采用的是紫外分光光度法,2004增补本改为高效液相色谱法,2005年版正式采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