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说它历久,是因为有了历史教育,就开始了对历史教师专业素养问题的研究;说它弥新,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对它提出了新的、有别于前一时期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历史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养?以及怎样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本论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来探讨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论文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分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背景、基本理念、基本特点以及对历史教师的基本要求;第三部分阐述专业、教师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概念及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历史教师从事历史学科教学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即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史艺五方面的素养。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中提出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第一,师德素养;第二,基本理论素养;第三,专业知识素养,包括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第四,史学研究能力;第五,教育教学能力,包括创设丰富的历史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合理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熟练处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第六,教学反思能力;第七,开发和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能力,包括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社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博物馆、档案馆和历史遗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八,现代化的历史教育理念,包括历史教育的人文理念、感悟理念、创新理念和开放理念;第五部分是从历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从事史学研究、进行教学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四个方面对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内在支撑展开论述;第六部分提出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外在制度保障:即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教师培训范式的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通过对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制度保障两方面的论述,从而为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建构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最后是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