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任务之一。人物语言在小说中是性格化了的语言,它对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其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译文读者对小说人物的解读。本文就小说人物个性语言的翻译作一探讨性研究。这里的人物语言指人物的直接对话,即以直接引语形式出现的对话。理论基础是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功能语言学已具有完整的思想系统和理论模式。它提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人际,语篇功能。本文着眼于其中之一,人际功能。人际功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等的功能,还表示与情景有关的角色关系。(胡壮麟,1989)人们使用什么样的语言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韩礼德把决定语言使用的情景因素分为三类,即语场,语旨和语式。决定人际元功能的是语旨因素。人际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语气、情态、语调,还有评价等系统来实现。本文以语言的人际功能及实现为框架,对小说中人物对话的翻译作一试探性的研究。翻译的标准是看译文是否能够忠实反映原文要反映的人际意义,具体标准是看译文文本中的人物语言是否忠实反映人物的社会地位,人物性格,及特殊的时间场合等。任何语言都发生在一定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中,反映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难免导致人际意义的缺失,本文认为对人物对话中的文化因素的处理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人际意义的同时, 不能引起读者对文化的误读,根据具体语境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最后就这一研究做出结论,即利用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元功能理论,通过语气、情态、语调、评价等方面对小说人物语言的翻译进行指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际意义在语言转换的缺失,因此人际元功能理论对人物语言的翻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